11月行情以来,指数是明显的障眼法,有过向上刺破9.30实体区间;也有近期明显的调整,但实际上资金并非想要突破空间,相反,量能是逐步萎缩的;考虑到全球角度,特朗普当选后,各大类资产有一个重新配置过程,异动明显,所以这个阶段,实际上要明确资金有收缩战线和调仓动作的意图。如今部分资金显然是偏向谨慎,这和外盘因素有关,近期港股、中概股跌幅较大;也和到了年末冲刺和结算时间,兑现。尤其是随着管理层监管的严格,游资对高位股派发,背后触发的是资金杠杆的连锁反应;同时,机构资金也趋向理性,一些之前被资金嫌弃的防御型品种重新有资金流入,调仓明显。

  对很多股民来说,没有思路盲目操作是非常危险的,这一波行情进入到相对艰难的位置,如今是需要一个重新切换的过程。权重股会有控制指数的作用,而更关键的是前期获利筹码有一个派发的过程,资金重新调仓行业和防御品种需要过程,从行业超跌角度还有空间,但进二退一的现象明显,格外讲究博弈策略。股民要明确市场强势周期那种靠追涨的模式,板块群体性活跃的模式已经不合适了。市场也不会再呈现大规模的逼空走势,而是有一个回落、整理,蓄势和板块内部分化、轮动的过程。之前给大家分析的是板块内脉络,这就有意义了,哪些是补涨的,哪些是持续性的,哪些有望凭借业绩跨年的,要有耐心。$博杰股份(SZ002975)$$丹化科技(SH600844)$$博士眼镜(SZ300622)$

  生物科技的估值是很难说的,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因素很难体现,比如说科研因素,持续性投入,一旦成功后,利润快速提升。国际药企巨头收购一些医药企业,从账面来看,很多企业都是亏损的,但动辄就是几亿美元,十几亿美元的价格,难道医药巨头不会算账?因为他们买的是科研管线,这里面的价值巨大。《医药行业的估值指标与选股逻辑变化》做了分析,创新药是难度巨大的,只有极少数的产品是真正实现了创新,有很强的竞争力,具备可观的商业价值;大量科研是失败的,或者说是商业价值不高的。所以,哪怕是在美股,也是呈现少量医药巨头与大量濒临破产医药企业共存的情况,这就是行业现状,很难有中间形态,不要押宝,要利用周期和资产配置来解决。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