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来,中央和各部委密集发声,推出了一揽子政策组合拳,从9月24号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新闻发布会作为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起始点,到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10月8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10月12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再到近日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备受市场关注的增量财政政策。本轮政策组合拳将对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财通基金固收团队奉上观点。

近期公布的政策涉及较多方面,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消费、房地产、资本市场等,本轮政策组合拳的特点体现为:政策密度较高、部委间协同性较高、政策方向较广、政策落地速度较快,因此,也被市场统称为“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充分体现出决策层对于稳预期促发展的重视和决心

数据来源:财通基金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本次政策组合拳从9月底开始,可能还需一定时间来验证实际效果,但两项指标已出现明显改善:一个是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9月和10月的PMI已经出现持续地回升,且10月PMI是重回荣枯线以上;另外一个是EPMI(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9月和10月EPMI回到50以上,也出现大幅回升。因为PMI和EPMI都是先行性指标,很大程度反映的是企业界对于未来经济和政策预期的变化。我们觉得,政策从稳预期或者预期引导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在机构投资者行为方面,资本市场的反馈方面也非常积极。从9月24号新闻发布会以来,伴随一揽子政策推出,股市明显回暖,反映了投资者的预期。不管是从经济数据来看,还是从整体资本市场来看,高层发声和政策密集出台,对于信心提振、经济基本面改善都提供了积极助力。

11月8日新闻发布会内容,最主要是公布了“6+4+2”总体12亿元的化债组合包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近年来最大力度的化债方案进行细化,预计能大大减轻地方政府的短期偿债压力,缓解地方债务风险,改善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从而有助于促进政策有效投资。

具体而言,一是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二是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三是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财政部估算,未来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此外,对于市场流传较广的地产收储和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等信息,财政部在这次发布会上明确了正在制定并将推动加快落地,表明上述举措大概率将纳入未来的政策工具箱,并且对于2025年的财政政策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包括赤字率、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和促销费等方面,都会有更多政策出台。发布会提及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也已在近日落地。

从这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内容看,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6+4+2”的化债方案,比之前市场预期的6万亿更加有力,而之前市场传闻的地产收储,尽管没有公布具体规模,但政策方向也得到了确认,总体上,我们认为对财政政策可以更加乐观。

对债市整体的影响,作为政策组合拳中非常关键的财政政策力度超预期,经济的尾部风险进一步缓释,叠加今年新增2万亿置换债限额会加大11-12月的利率债供给,短期可能会制约利率下行的空间,但随着2万亿置换债的发行,央行大概率会通过降准或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维持流动性整体均衡,预计利率也缺乏大幅上行的基础。具体按细分品种看:

利率债方面,利率品是无风险收益率。它整体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流动性环境,以及机构投资者行为去进行定价。从近期出台的一揽子政策看,更多是缓释风险而非强刺激,目前属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味着经济整体是温和复苏,整体的货币政策以支持性为主,流动性将比较宽松,政策利率也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预期明年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回暖,可能长端利率下行会有所放缓,但在整体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短端政策利率可能相对有下行空间,那么短端期限利率相对来说可能机会更好一些。从这个维度来看,明年其实利率债值得期待。

信用债方面,12万亿化债规模将缓释信用风险,对于很多地方政府,他的财力缺口将得到弥补,城投企业的现金流也将得到修复,有助于以城投债为代表的信用债市场信用风险缓释。接下来一段时间,信用溢价可能会出现压缩。所以在化债组合拳推出之后,对于信用债来讲,随着12万亿化债的落地和持续的推进,可能信用债也会有相对不错的表现。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资管机构负债端的稳定性,若因为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高导致负债端不稳,也可能会导致流动性溢价走阔。

可转债方面,从结构来讲,可转债底层是债券,上层是股票看涨期权。所以在股市低迷时具有防御性,在风险资产往上涨时,潜在看涨期权也会发挥优势。预计在经济温和复苏的过程当中,可转债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

对于关注债市的普通投资者,可以关注三个维度的指标数据

首先是经济金融数据,建议大家或可关注PPI(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的环比和 M1(狭义货币)的同比。PPI反映的是物价,关注环比。如果说PPI很高,那可能意味着社会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如果PPI很低甚至是负值,那可能有物价收缩甚至通缩压力。目前PPI处于相对低位;M1代表的是资金活化程度,关注同比。M1中很大的构成主体是企业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越多,可能代表着企业对于未来生产经营预期的改善,比如多储备一点活期存款,用来去买设备,给员工发工资等。如果这两个指标出现明显拐点或大幅上行,短期或可压降一下在固收类资产的配置。

其次是资金价格。当金融机构借钱做投资的成本越高,那么他需要的资产收益率也会更高些,或者说整体市场流动性是比较紧张的。在资金价格方面,可以关注DR007或R007,它反映的也是流动性指标。当市场流动性很好,DR007可能会较低些,那对债券市场而言就相对更有利;当市场流动性很紧缺,DR007飙升,那对债券市场可能会没有那么友好。

最后是机构投资行为。无论是债券、股票、商品背后的逻辑都是得有人买才会涨。如果一项资产没有任何人买,是涨不起来的。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要获得机构投资行为的信息其实有难度,可以去关注银行理财规模。如果我们发现理财规模一直在增长,可能对债券还相对有利;如果说理财规模快速或幅度较大地下降,那么对债券市场可能相对不利。

对于关注债市的普通投资者,我们还有以下建议

数据来源:Wind,2024.11.15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行业、板块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历史情况仅供参考;文中基础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充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指数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承诺和保证。


$财通安瑞短债债券C(OTCFUND|006966)$

$财通安瑞短债债券A(OTCFUND|006965)$

$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A(OTCFUND|013799)$

$财通安裕30天持有期中短债C(OTCFUND|013800)$

$财通多利债券C(OTCFUND|013863)$


#投资干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