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上午开盘表现,应该说都在预期内吧。

上周五收市后,监管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重点提到长期破净的公司,要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换个角度,连监管都看不下去了,

你们有些公司估值太低,长期贱卖可不行。

民企管不着,国企这么搞,那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将来,在座的各位,都是要负责任的。

市场当然懂这层意思,

肯定顺着破净概念去炒作。

(这算期末考试前,老师直接划考点)

那中国市场到低的破净情况如何呢,咱们看看。

先说内地A股,全部5520家上市公司,

去掉B股,PB<1的,有406家。

行业分布如下:

金融是重灾区,其中主要是38家银行,总共就42家上市银行,

银行的破净率高达90%。

(长此以往,我大国银行脸面何存)

原因当然是长期以来,市场主流定价机构

对银行的账面资产存在怀疑,

实际背后坏账会高于财务定义上公布出来的数据,

所以1块钱的资产,要打折,

底子越差的银行,打折越厉害,

也就是PB越低。

目前38家银行的平均PB 0.6,

一块钱的资产,6毛钱在交易。

什么概念呢?

你去银行门口把贾行长叫出来,说我要6折买下你们营业厅,

你看保安会不会把你当,请出去。

但是,这种「博傻」在股市里,已经存在很多年。

实体买卖与虚拟的权益交易,

不是一种游戏。

如果说破净也要分档次的话,

最低的5家,平均PB是0.4,

最高的5家,平均是0.86,

而旗舰六大行,平均是0.63,

(什么档次,敢跟我一样破摔)

假设按照上面的「期望」,

不说合理估值是多少,至少不应该低于1的话,

那银行PB从0.6到1的话,

PB=Price/Book Value Per Share

如果账面净资产不变,

价格需要上涨66.7%,才能回到1倍。

(当下的经济环境,提升资产质量,谈何容易)

我们的LB策略,近期模型选出来的几乎都是银行,

今天大涨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想学习LB和其他策略的,文末进入专栏里交流)

这406家破净公司里,我给大家描述一下:

不算为负的,平均PE 78,平均股息率2.53%,

PE最低的10只,平均4.9,平均股息率5.49%,

PB最低的10只,平均0.36,平均股息率1.81%,

股息率最高的10只,平均11.35%,

杠杆率最低的10只,平均是1.12倍,

ROE最高的10家,平均15%,

自由现金流利润率最高的10家,平均260%,

而他们的平均PB是0.79,平均PE是22。

过去1年,涨幅最高的10家,

平均+49%,当前他们的平均PB 0.73,PE 11x,

从不同的估值角度,都能发现挺多有嚼劲的。

如果我们在估值、安全性、股息里交叉淘宝,

你会拼出来一组很多很多的类似公司。

再看下港股,HK全部公司2518家,

破净的高达1509家,占比

60%。

啥概念啊,全球最大的闲鱼股市场?

同样的,金融是濒危区,占全部破净公司的快25%。

PB比我A的金融平均0.6,还要再砍一半,

这批「二手货」具体的情况,我就不统计了,

喜欢捡便宜价值投资的人,

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中环康乐广场8号吧?

感兴趣的可以进专栏下载原始数据,

自己淘一淘。

当然,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

不是说破净一定就「便宜」,

它跌破资产面值,定是有原因的,

有一些无法直观反映的风险,

需要在价格上给予大大的优惠,

才有人愿意入手。

(意味着想要获得估值回归的收益,就要承受它的未知风险)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讨厌另一个人,

除非她太爱哭、不关心自己的另一半,

把伴侣当作赚钱机器、情感盲盒,

抽烟、撒娇、抠门,

不会做家务,还说自己是好女孩,

M3?
(转)

最近我在交易的一只标的是$可转债ETF(SH511380)$,很适合做波段,而且可转债可以视为普通债券加对应股票的看涨期权。

因此,对于纯债价值部分,利率和信用风险是其最大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利率越高纯债价值越低,反之亦然,信用风险越低,转债违约程度越低;对于股票看涨期权部分,则主要受到正股走势影响,因此经济基本面、居民收入预期、地缘政治等影响权益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也将影响可转债市场。

由于可转债兼顾股债两种属性,可转债的投资回撤低于股票,但是涨幅空间又大幅优于债券。

可转债的投资重点在于择时。可转债在牛市中跟随股票指数上涨才是可转债收益的主要来源。而在熊市时,可转债的债性保护,跌的比较少。

$上证指数(SH000001)$$创业板指(SZ39900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