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积雪万年松 直上人间第一峰——记中华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
摘自网络文章。作者:诗情雅趣。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这些优美的诗句,把人们带到长白山的世外桃源。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素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之美誉。长白山景区,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人们探索地质奥秘、挖掘满清文化、欣赏自然风光的理想之地。
长白之名 由来已久
长白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它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边境上,是中国东北最高的山地。
巍巍长白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山,有着神秘的森林,奇特的山峰,无尽的宝藏。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巨大的高山湖泊,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火山地貌,珍贵的动植物,长白山堪称一座天然博物馆。
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中朝边境双目峰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
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长白山在《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辽金已有长白山之名。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景区是也是在清代有“圣地”之誉,皇帝须亲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乌拉(今吉林市)望祭长白山。
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南北朝的《魏书》《齐书》等书籍里,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后来,在《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漠河居肃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在《契丹国志》中记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
在金元时期,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膜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
金世宗皇帝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册封了源出于长白山之大江松花江(当时名为混同江),并命大臣写了《封混同江神为应圣公册文》,持节备礼前去祭奠。金世宗更加神化了长白山和松花江。到了金章宗完颜璟时,于昌明四年(公元1193年)晋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较之其父金世宗所封的王、公之爵位又高出一格,将其与天上的玉帝、地上的皇帝划为同一级别,位列于金朝开国弘治的圣帝的位置上。
在《金史》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金代中期文人赵秉文(1159~1233,字周臣),著有长诗《长白山行》。元代诗人王结(字仪伯,河北定兴人),在其所著长诗《辽东高节妇》中,描述了长白山。
明清时期,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率部起兵,终于公元1644年率领八旗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因此清朝一直把长白山视为圣祖发祥之地,并将长白山尊为“长白山之神”。清代的几位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
到了现代,1983年夏,邓小平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18个新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长白山地质公园。
地质变迁 风景如画
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在2亿年至7500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
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玄武岩高原(又称山麓倾斜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1000~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因其独特的地理构造,造就了其绮丽迷人的景观。长白山的湖、谷、池、山、泉、林、峰,无一样不是为世界所罕见,无一样不是秀丽诱人。
长白山风景区的景点有,长白山天池、长白山景区、白云峰、天文峰、玉柱峰、梯云峰、冠冕峰、鹿鸣峰、华盖峰、龙门峰、卧虎峰、天豁峰、紫霞峰、锦屏峰、铁壁峰、观日峰、长白瀑布、乘槎河、长白温泉群、长白山谷底林海、长白山大峡谷、长白山高原冰雪运动训练基地等。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1米,天池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天池水温为0.7C至11C,年平均气温7.3C。天池是中国的高山湖泊,是东北三条大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
聚龙泉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的温泉,堪称长白山第一泉。它位于长白瀑布北约900米,在落笔峰北倒石堆下侧。分布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二道白河从温泉群中间穿过。在河流方向的右方,泉口比较集中,有数十处之多,较大泉眼有7处。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似群龙喷水,故名聚龙泉,在聚龙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
黑风口,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岳桦林带与高山冻原的交界处,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交汇处,天然形成一豁口,就是闻名长白山的黑风口。在风口可以饱览长白瀑布的全貌,在这里居高临下,U形谷尽收眼底。从U型谷底仰视黑风口,黑风口成了城堡的大门,洞开在两座碉堡之间,人称“南天门”。黑风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没,断崖绝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
长白瀑布群,长白山天池四周奇峰环绕,北侧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池水由此缺口溢出,向北流经1250米处的断崖流下,形成落差68米高的瀑布群,这就是长白瀑布群,它是长白山的第一名胜,是中国东北最大的瀑布群。它上与天池相接,下通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
气候清凉 物产富饶
长白山景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春季风大干燥,秋季多雾凉爽。年均气温在-7℃至3℃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年降水量在700至1400毫米之间,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云雾多,风力大,气压低,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
长白山不仅风光美丽迷人,而且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据统计,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兽类,280多种鸟类,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以天池为中心的长白山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价值。于1980年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是世界的一块瑰宝。
已发现植物种类2277种,分属73目246科。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种;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种。高等植物中有36种珍稀濒危物种。其中,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人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山楂海棠、瓶尔小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长白松、草丛蓉、平贝母、松毛翠、牛皮杜鹃、苞叶杜鹃。省一级保护植物有红松、偃松、钻天柳、东北红豆杉、西伯利亚刺柏等。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党参、云芝等,食用植物有山果类、野菜类、真菌类等。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黑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青羊(斑羚)、鹗、鸢、峰鹰、苍鹰、雀鹰、花尾榛鸡等。在这些动物中,药用类15种,食用类14种,毛皮类2种,观赏类1种。
长白山景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增加到98种(全国为152种),长白山区有80种,盛产煤、油页岩、铀等能源矿产,铁、锰、钛、钒、铜、铅、钴、镁、钨、金、银等金属矿产,蓝晶石、红柱石、萤石、熔剂用灰岩、白云岩;硫(硫铁矿、伴生硫)、电石用灰岩、砷、硼、磷等非金属矿产:还有稀土、磷钇矿、独居石、镓、镉、硒、碲等稀有矿产,另外地下水、矿泉水和地热资源丰富。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