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家上市公司及头部企业现场设展,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或挺拔站立,展现出流畅的线条与高度拟人的外观;或灵活舞动,通过精准的动作与自然的交互,展现智能的魅力……它们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艺术与创意的展现,让大家在惊叹之余,也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
那么,什么是人形机器人?现在发展到哪个阶段?作为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国产机器人未来要怎么走?
从科幻到现实,上市公司“跑步”进场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但不少人仍感到陌生。什么是人形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长的像人类的机器人,又称为仿人机器人或类人机器人,是综合运用机械、电气、材料、传感、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实现的拟人化机器人。它们拥有会思考的“大脑”,不仅具有拟人的肢体、运动与作业技能,还具备感知、学习和认知能力,能够与人类进行一定程度的交互。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空间广阔。工信部此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曾开篇明义:“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1.58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
纵观全球,海内外众多厂商相继“跑步”进场,陆续推出人形机器人新品。近期,在特斯拉“We, Robot”发布会上,Optimus机器人依次亮相,既能亲自为在场宾客提供饮品,还会和镜头以及宾客招手互动。优必选公布视频显示,Walker S已经在蔚来汽车工厂进行“实训”,包括车门锁质检、安全带检测、车灯盖板质检等工作。智元机器人发布了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并宣布了今年10月份开始量产的计划……
从AI点缀到AI驱动
说起人形机器人,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AI。
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中,AI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从AI点缀、AI介入到AI驱动的转变。起初,人形机器人可能只是作为展示品存在,聚焦于某些特定功能的实现,如简单的行走、抓取或语音交互等,AI技术只是起到点缀或辅助的作用。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开始深度介入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的全过程,使其从静态的展品转变为能够自主行动、交互的产品,从科研实验室走向家庭、医疗、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如今,有了大模型的加持,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向商品化、量产化迈进,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能够处理复杂任务,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水平,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大脑”。
人形机器人迈出的每一个脚印,都能掀起市场热潮,中国亦是这一波热潮中最积极的冲浪者之一。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上市公司及行业头部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决心,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同时有多家公司表示正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出海”。调研机构沙利文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出海”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如何发展?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代表主办方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从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市场趋势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建议。这些趋势包括但不限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人机协作的进一步优化、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的提升,以及在医疗、教育、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等。赛迪研究院认为,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及之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逐渐转变为市场需求拉动。
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升级路径
面对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激烈竞争,我国国产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向高端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国产机器人产业作为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家居,国产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国产机器人也在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每个人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美好的生活体验。
中金公司发布的预测指出,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35万台,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对国产机器人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掌握关键零部件及算法的核心技术。二要应推动高端制造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需求到最后的应用落地形成产业链闭环。三要应拓展应用场景,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四要强调实用性导向,利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强化金融支持,为机器人产业及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内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