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2024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20th CSPV)”于深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上海市太阳能学会联合主办,晶澳科技等光伏企业协办。
会议云集国内外硅材料、太阳电池、光伏辅材、系统应用、检测认证和装备设备等领域千余位从业者,通过汇报众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博士受邀出席大会主论坛,并以“技术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强韧发展之路”为题,重点解析了光伏技术创新的思维模式与实践体系。
技术创新要与时间赛跑
光伏技术创新永远在与时间赛跑。大会现场,欧阳子表示,光伏技术创新首先需要对时间维度有充分的把握。从2015年至2019年,PERC技术每一年的市场占有率,皆高出行业预测,这说明关键技术横扫市场的能力一直在被低估。在此背景下,光伏企业需要把握好前瞻性创新投入与市场爆发的时间间隔,若区间不足,技术难以成熟,区间过长,创新成果则可能落伍。
就晶澳科技而言,自创立以来,皆准确地踩到了市场技术变革的节点。对于各项主流技术,晶澳都至少提前五年启动大规模研发,进行技术储备,从而在市场的号角吹响时,始终能够输出处于最佳状态的创新成果。
当前,n型TOPCon技术已成为行业公认的主流技术。今年7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主导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64v)》中,晶澳科技荣登“量产尺寸TOPCon电池效率类别”榜首,这充分彰显了晶澳对于研发先行到市场爆发的衔接控制能力。如今,晶澳还在对量产尺寸TOPCon电池进行更多研究,最新开路电压数据已相当接近750mV,进展显著。
以终为始,逆向而行
历经几十年高速发展,目前光伏行业的研发锚点已经从“瓦”转变为“千瓦时”,这意味着以往只关注铭牌功率和效率的传统研发思路,正在向综合考虑客户价值、度电成本、定制化以及ESG的全新光伏研发思维转变。
欧阳子表示,面对思维模式的转变,技术创新的实践体系也要随之改革,对此,晶澳科技的理念是“以终为始,逆向而行”。
具体而言,在进行创新研发前,晶澳会率先关注光伏系统层面,考量低度电成本设计、环境定制化、针对逆变器和并网的系统优化、光储一体化、光伏+应用等,进而倒推光伏组件的尺寸和安装方式、物料可靠性、电池互联方式和版型、场景定制化等。再根据这些因素,进一步倒推对电池和硅片的要求,从源头开展创新研究。
通过此种体系,晶澳科技成功推出全场景组件解决方案,做到了极端环境下光伏系统可靠性与成本控制兼得的效果。同时,此种“以终为始,逆向而行”的研发体系,也深深影响了晶澳科技在生产制造方面的ESG表现——基于终端市场对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要求,晶澳一直在倒推产业链创新改良,此举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经济性,更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欧阳子表示,无论何种光伏技术创新模式或体系,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晶澳科技愿积极担当责任,不断探索有益于行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建设通畅平坦的创新范本,与所有行业同仁共同携手,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改善,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