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观点:海外不确定性或加速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叠加国内增量政策引导,看好权益市场未来表现

11月权益市场回顾

11月权益市场继续震荡走高,成交延续活跃。本月A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与上月基本相当,表明了当前市场涨势良性健康。A股重点指数均实现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4%,沪深300上涨0.65%,创业板指上涨2.75%。受到美国大选的事件影响,港股有所调整,本月恒生指数下跌4.4%,表现落后于A股。

风格方面,风险偏好连续两个月温和回升,创业板表现好于主板,但从波动来看,主板回撤明显小于创业板。资金层面来看,11月ETF净申购份额达到968亿,环比10月继续增加。

总体上,市场维持在修复信心和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的状态,有理由对市场保持偏乐观的态度。

权益市场展望

本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以较大选票优势获胜。市场积极交易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预期,尤其是其“提升对华贸易关税、更多转向支持传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施政倾向引发了国内投资者的担忧,港股市场也随之调整。市场的担忧虽然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这些影响被过分高估

首先,特朗普本次的竞选主张与其第一次任期的主张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且在过去两个任期内,美国两党对华政策的总体态度也较为一致,对参与中美经贸的实体企业和金融市场投资者并非新鲜事。大量的中国出口型企业已经通过布局全球供应链、降低对美客户依赖度等方式有效管控了贸易摩擦风险,权益市场对于企业盈利预期也有预判。

其次,从竞选主张到政策落地中间存在巨大的执行层面的不确定性。加关税和减国内税收的政策与控通胀、控政府债务上限的目标之间存在明显冲突,政策存在反复博弈的可能,实施不确定性较高。

第三,中美关系博弈的底线明确。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虽然存在越来越多的竞争,但确保竞争不演变成冲突一直是两国政府的高度共识。而在这种竞争的危机意识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反而加快了创新步伐,有望加速从学习型到赶超型的转型升级过程。

最后,国内方面,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十月份的经济数据初步转好。工业增加值略低于前值,但消费、服务业、出口、地产销售数据均好于前值,经济基本面正在改善。当前宏观政策信号已经非常明确,更多逆周期调节的扩张性政策将陆续出台,后续政策力度有望超市场预期。

虽然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会对中美经贸摩擦增添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步伐在这种外力推动下反而会进一步加速,随着悲观情绪在经济改善的数据不断验证下逐渐消解,市场还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债券市场观点:债市补涨修复,后续关注政策动向及票息类资产的配置机会

11月债券市场回顾

11月,债市主要围绕政策空间及供给压力博弈,全月来看,利率债曲线整体呈牛平态势,且月末关键期限点位突破前低;信用债则延续补涨修复,情绪回暖下中长期品种表现更为占优。

具体看,上旬,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国内人大常委会公布超10万亿化债政策组合拳,但进一步经济刺激政策涉及不多,整体在市场预期之内。

中旬,进入政策空窗期,且公布的金融数据延续偏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上月末的2.16%回落至2.08%附近。随后,化债专项债发行计划密集披露且期限集中在10年期以上,供给压力扰动下,10年期国债回调至2.11%附近,中长端表现不及短端,曲线走陡。

下旬,地方债进入发行高峰但整体发行情况较好且资金面整体维持平稳均衡,供给担忧缓解,至月末央行公布当月开展2000亿国债净买入和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显示支持性货币政策态度;叠加月末银行理财自建估值模型传闻、同业存款定价自律机制落地以及市场抢配行情升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至2.02%附近,曲线整体牛平。信用债情绪跟随利率债全面回暖,2-5年端普通信用品种全月利差压缩幅度多在10-15bp。

债券市场展望

展望后续,化债专项债披露发行进度已超80%,叠加央行持续呵护流动性,12月供给冲击预计有限。同时就季节性规律而言,银行理财和保险等机构多有提前配置需求,国债到期收益率往往易下难上。但12月重要会议密集,若政策定调超预期可能对债市造成一定扰动,关注调整中的债券增配机会。

同时,同业存款定价自律机制落地意味着同业存款利率趋降,曲线走陡,对广谱利率下行产生带动作用,比价优势下关注票息类资产的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及投资人员的过往业绩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注意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者于投资前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息披露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基金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