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晚9时,S上石化(600688.SH))公布了2005年以来的第三个股改方案:大股东中石化(600028.SH))将给予每个流通股股东10:4.5的对价;同时中石化承诺股改方案实施后,在六个月内进行股份转增方案提议,转增股份每十股转增不少于三股,并在各自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投票赞成该议案。

  有多位投行人士表示,与此前两次股改方案(10送3.2)相比,中石化不但增加了送股1.3股,而且还承诺了未来新的分红方案,应该说是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应会得到市场认同。


        

         2013年08月20日上海石化股改神秘资金做局 复牌首日股价暴跌43.22%

刚庆幸躲过“乌龙指”的上海石化投资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满心欢喜迎来的却是史上最“坑爹”的股改复牌,机构在复牌之后上演“集体越狱”,很少有投资者知道神秘资金早已提前做好一场局。原来这是一场“请君入瓮”戏。

  投资与理财记者 陈干

  8月20日9时30分,正在庆幸躲过光大证券(17.310, -0.34, -1.93%)“乌龙指”折腾的上海石化的投资者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来股改完成后的复牌,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迎来的是史上最“坑爹”的股改复牌:早盘上海石化一开盘就低开38%,之后巨量抛单不断,股价直接暴跌了43.22%,给10万多投资者直接敲了一“闷棍”。

  8月20日收盘后,在上海石化股吧里,记者看到无数中小投资者各种极度愤慨的帖子,纷纷表示对上海石化大失所望,后悔投了赞成票,等待解套遥遥无期。到底谁在不断伤害无辜的中小投资者?                      

        大胆买入上海石化(600688)


上市31年,上海一垄断企业回归到1993年股价,这就是三桶油价值投资?能源反腐就是反垄断,而垄断在经济领域的代表就是利益集团。  上市日期:1993-11-08 发行40000万股,发行价3元,上市首日收盘价5.76元,1994-03-26增发方案实施,实际发行量:320000000股,每股发行价(元):2.4元,募资总额(万元):76800.00,上市日期:1994-06-20 。 建议把上海石化现有设备全卖,现有原油,成品油全卖,厂房用地改变用途开发房地产。上海石化占地面积为9.4平方公里。         

        

2022-08-16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上海金山石化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6月1日,上海石化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山石化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该公司的成立是上海石化在组建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投资建设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装置、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装置等工作基础上,以碳纤维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为主攻目标,为推进碳纤维新材料业务健康快速发展采取的最新举措。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2021年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达35亿元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作为市重大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至2024年全部完成,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12000根之间,称为小丝束。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此次项目上马,标志着该公司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产业化,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

  

        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PAN (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工艺路线为NaSCN(硫氰酸钠)连续溶液聚合湿法纺丝原丝、氧化、低温炭化、高温炭化及后处理,建设2个原丝系列,产能2.4万吨/年;3 个氧化炭化车间,每个车间配置2条2000 吨/年碳纤维生产线。

  

        该公司已经产业化的大丝束碳纤维性能证明,原丝经过氧化炉炭化炉锤炼后,破炉而出时一身黑亮,成为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上海石化是我国大型合成纤维生产基地之一,其腈纶纤维的生产及技术能力居全国之首,服用纤维产品的品种开发及生产技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2007年,中国石化在决策部署PAN基碳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工作时,将碳纤维产业发展任务交给了上海石化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迄今为止也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对此,上海石化中国石化、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复旦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一起,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

  

        2008年11月,建成中试装置;

  

        2009年3月,成功研制出12K原丝;

  

        2012年9月,年产3000吨原丝、1500吨碳纤维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到2020年底二阶段工程中交,形成了每年1500吨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

  

        2016年5月,开展碳纤维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

  

        2018年1月,成功开发了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炭化工艺技术,形成了千吨级PAN基48K大丝束碳纤维成套技术工艺包的技术基础。同年3月,成功试制出了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从12K到48K的成功突破,标志着上海石化碳纤维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8月28日,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公司在科技创新上推出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打造长三角区域中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成立的创新研究院,其三大功能之一,就是开展核心技术研究,着力形成碳纤维工程化成套技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创新。

  

        十年之功,铸就了碳纤维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原丝产能并实现大丝束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中国石化支持下,建设2.4 万吨/年原丝、1.2 万吨/年48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目前,各项施工准备已按计划顺利开展,具备开工条件。(上海石化在线 胡拥军 李英豪)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