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行大概率维持适度宽松的环境,同时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债市仍有牛市的基础
2024年12月9日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同时财政政策的表述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
展望2025年,地方化债的进程仍将持续,以及财政发力过程中政府债融资规模也大概率增加,这些都需要央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此外,当前银行体系偏低的净息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对实体的放贷能力,央行可能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限制“高息揽储”行为等,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以稳定银行净息差,这在客观上仍然为债市提供了牛市的基础。
二、央行对于债市风险的提示可能仍是影响债市节奏的重要因素
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债市资金的最终提供者,同时也是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机构,央行有较为充足的工具维护债市的稳定和防范债市风险。
当央行对债市风险进行提示时,一方面央行提示行为本身可能会对债市做多情绪形成影响。另一方面,当市场做多情绪过热时,央行也可能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加强金融监管等方式进行调控,进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三、随着债市carry的降低,交易策略的重要性增加,预期交易的反复也可能放大市场波动
债券收益率降低后,持有至到期策略的收益大概率下降。若投资者希望增厚收益,可能需要增加交易频次,从债市的波动中获取资本利得。在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变化不大的阶段,债市可能更多地交易预期,在预期落地或者不及预期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反向波动,这既带来了交易性机会,也可能会放大债市波动。
四、负债端的稳定性可能仍会扰动信用债的表现
负债端的波动曾在2022年4季度,2024年8-10月明显制约债市尤其是信用债的表现。信用债主要由基金、理财等非银资管产品持有,这些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弱于银行和保险,且这些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和债市表现高度相关。
债券牛市演绎较为顺畅时,资管产品负债端往往面临资金不断流入的局面,负债端较为充裕。当债市行情出现波动时,资管产品负债端可能出现赎回压力,进而导致资产端被动卖出债券。利率债由于有银行和保险稳定的配置需求,在非银机构负债端不稳定时受到的扰动可能弱于信用债。
对此,大伙对2025年的债市怎么看,如果按整年预期收益率排名,你觉得蛋哥现有的4只债券ETF该怎么排?
$信用债ETF博时(SZ159396)$ $30年国债指数ETF(SH511130)$ $国开ETF(SZ159650)$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