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投资者: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四季度,市场在经历了强政策提振预期上涨后,重新进入震荡整固态势,资金反复博弈政策预期。这背后对应的既是市场在持续消化前期提振的市场情绪,也是在等待强政策落地及其对经济基本面的实际反馈效果的验证。因此整个四季度权益市场整体高位震荡,结构性行情凸显,微盘股和科技股创新高。站在2025年年初布局筹划的关键时间点,中庚基金投资团队是如何回顾解读四季度的市场表现的?对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坚持与进化又有哪些新思考和新总结?本期的“庚语四季”,我们共同走近中庚基金投资团队的最新解读分享。
市场解读:市场对政策预期波动较大,但定价隐含着较高预期回报
回顾四季度市场整体表现,前期在强政策组合提振下,预期得到转变并出现较大级别的上涨,A股整体估值也得以修复,但在安全边际收窄后,市场乐观情绪也有所收敛。从经济基本面看,四季度部分高频经济数据上也看到了不少积极信号,比如地产、消费等数据的阶段性回暖。
既然有多重利好加持,为什么四季度市场最终还是震荡盘整收官?一方面经济趋势走出谷底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的,扭转价格趋势也非一朝一夕,需要保持耐心;另一方面是弱现实与强预期间出现了偏差。政策定调非常积极,比如财政和货币将保持双宽、稳住楼市股市等,这体现为较强预期。但是预期与现实出现了偏差,之前是弱现实加弱预期,后来变成了弱现实加强预期,股价在不确定中承压,所以市场之前强势涨了一波但随后又再次陷入震荡盘整态势,总体上呈现出脉冲减弱的走势。
从我们所理解的角度来讲,这些短期的变量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尽管短期变量多且复杂,也没有走出混沌的状态,增加了看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难度。但我们认为,从估值和定价看,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高,应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四季度末中证800、中证500股权风险溢价率分别回升至0.91、1.34倍标准差,息债比则处于历史100%分位;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20%分位以内,港股性价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纵向对比权益资产依然是性价比突出的大类资产,所以应该继续战略性配置权益,保持进攻性。
业绩归因:为什么四季度基金业绩表现较平淡
根据已披露的2024年四季报,中庚基金旗下产品净值表现单季度未能跑赢业绩基准,阿尔法表现尽墨。从配置情况看,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旗下产品整体敞口的方向偏向内需,主要还是因为其估值最低,风险补偿最多。这些方向我们配置了很多,包括地产产业链、消费及医药等,2024年12月以来基本都呈现阴跌状态。但在持续梳理这些组合里的公司时,我们发现这些股票从微观看其实是在改善的。另外还包括钢结构、医药等公司,其基本面可能略优于预期,虽然还没有达到击球区,但它的定价非常便宜,所以我们对此抱有信心。但是这个过程会比较艰辛,当前我们对于投资组合相对更有信心,我们认为组合内暴露的相关敞口都会有较大的弹性,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预期收益来源。
团队体系:低估值价值策略体系下会呈现正常的风格风化
刚刚过去的四季度,是中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团队扩充后的首个完整季度。部分投资者对于四季度的基金业绩表现可能会存在疑问:业绩表现与团队的变动会有关联吗?其实,扩充后的基金经理团队乃至整个投资研究团队,在底层统一的低估值价值投资体系下,始终注重流程化和团队化、投研一体化的打磨打造。
首先,有鲜明特点且运作有序的投研体系更加完善。具体来说,中庚基金的投研体系是一个围绕发现、评估、把握低估值投资机会的统一的价值投资策略体系。也就是说,中庚基金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是围绕同一个目标和使命(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挖掘低估值机会),用同一个思想、话语体系在交流的团队。我们始终坚定认为体系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投研团队经过策略体系的确认、验证、输入,最后输出的结果所见即所得,并不会产生风格漂移。整个投研体系类似于一个AI大模型,通过大量研究成果的“投喂”,能够让这套系统实现持续的迭代。
其次,体系化运行机制更高效。在中庚基金的体系化投资管理运作机制下,处于该体系和流程中的所有成员对公司的价值策略体系能够理解和认同,同时在其负责的领域输出各具特色的阿尔法。体系化投资意味着优秀人才可以通过更加系统化的方式来获取和应用他们的投研洞察力,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可以更加高效的把优秀投研人员的阿尔法组织起来,转换为产品业绩的阿尔法。高度一致的价值观也让投研成员对投资品种的讨论效率更高、更为聚焦,减少了许多内耗。
当然,由于基金经理团队的扩充,虽然大方向上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但也渐渐会出现正常的风格分化,导致不同组合的持仓在描绘对市场的判断时会有些差别。这种分化可能与每位成员的性格特点、细分风格、成长路径等相关,保留这种多元化差异可能对我们未来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会提供助力。这也正是中庚基金“独立、审慎、探索”的投研文化保持鲜活生命力并寻求持续进步的映射,希望投资者对我们投资研究团队可以继续信任支持。
市场展望:保持积极,在不确定性中挖掘机会
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更积极精准的宏观政策将从财政、货币、产业、就业收入等多维度发力,扶持实体经济、加码消费激励、助力经济稳健向前等。而政策扩张期提升权益市场预期,亦有利于低估值资产再迎机遇。我们始终不善于做短期的预测、也无法就确切拐点进行预判,但我们坚持始终基于事实和专业逻辑出发,基于市场定价,做出符合低估值价值策略体系的决策和应对。因为我们知道市场有风险、经济复苏很难一蹴而就,但我们同时也清楚它的定价也很重要,只有当定价非常便宜时,才可能是非常值得下注的时机,这是我们背后的逻辑。为此我们从两方面布局:结构层面聚焦右偏分布特征强的行业,积极承担风险并配置有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选股层面紧扣基本面和定价,围绕周期、成长、资本供给或创新等维度,挖掘预期回报率可观的投资标的。
与此同时,我们仍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不确定性定价的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体系:不确定性定价让我们对于后续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不是非黑即白,若未来变化已至,则应从善如流,积极调整组合。
最后,在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祝福大家新年快乐、收获满满!期望我们每期的“庚语四季”能成为您基金投资道路上值得一读的文字伙伴,期待下一期的“庚语四季”和您再相约。
中庚基金投资团队
2025年1月
风险揭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所涉及的产品运作情况均来自于产品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基金经理所管理产品的过往市场表现及净值高低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持有期基金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最短持有期,对于基金份额持有人存在着持有期内无法赎回的风险。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