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在一系列关键政策与市场动态的交织影响下债券市场顺势发展。宽货币预期不断升温,降准降息政策相继落地,化债“组合拳”持续发力,成为贯穿全年债市的重要主题,债券市场整体向好态势明显,中证全债指数 2024 年累计上涨 8.83%,是自2019年以来年度涨幅最大的一年(数据来源:Wind)。受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及机构“资产荒”等因素影响,债券收益率逐步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0区间,2024年全年长端利率下行幅度达80bp以上,创下2016年以来之最,短端利率降幅超100bp(数据来源:Wind)。
进入2025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预计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以及资产荒延续的背景下,债券类资产作为底仓配置,仍具布局价值。同时,投资者也需关注政策实施力度以及经济复苏程度与债券供给带来的压力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大债券市场的波动性。
海通资管固收投资团队以策略组形式,加强细分资产的投研协同,力求对各类资产投资研究精益求精。本次特邀请海通资管固收投资团队从不同的策略层面展开对2025年债券市场的投资展望。
短债策略
短债策略的投研聚焦于资金面的深度剖析。资金面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实体融资需求奠定长期走向,货币政策与央行行为从中长期维度塑造格局,政府债券融资、信贷需求及非银融出等中短期因素频繁扰动,季节性波动或在短期内增添变数。
“预计2025年狭义流动性将保持紧平衡”
海通资管公募固收部总监李夏认为,2025年货币政策虽维持偏松基调,但稳汇率、稳息差等多重考量下,宽松工具的出台需审时度势。在价格工具上,降息是目前市场上的普遍预期,关键在于落地时机与首次降息力度。数量工具方面,短端倚重公开市场逆回购,中长端通过降准、国债买卖与买断式逆回购协同发力。预计2025年狭义流动性将保持紧平衡,资金利率中枢或高于政策利率,政策利率下调将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行。
利率策略
利率策略研究基于六维债券分析框架。宏观变量与政策维度着眼于中长期趋势,机构行为、短端资金、供给与情绪等维度则聚焦中短期波动。通过前瞻性研究与高频跟踪,海通资管固收团队精准把握利率走势,制定利率曲线与交易策略。
“政策周期或为无风险利率提供支撑”
海通资管公募固收部投资经理肖彦认为,展望2025年利率债市场,中长周期的宏观变量暂未出现明显拐点,短周期改善力度取决于政策节奏。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温和承压,GDP平减指数有所收敛,政府债净融资增速略升,综合来看,政策周期或为无风险利率提供支撑。长端利率交易机会蕴藏于政策预期升温、短期供给冲击、资金面紧张与赎回冲击之中,而较大级别的调整则需关注房地产货币化政策、经济数据回暖及企业中长期贷款改善等信号。
信用策略:
信用策略的投资研究在判断资金面与无风险利率中枢的基础上,融入市场供需、投资者行为及信用债曲线形态分析,构建基于负债属性的票息、久期、杠杆和品种轮动等多元信用策略。通过紧密跟踪行业政策与信用趋势,结合微观主体信用资质变化,总结信用利差规律,把握波段交易机会。
“关注境外债券以及REITs类资产”
海通资管专户固收部副总监罗克兵认为,2025年在“适时降准降息”的背景下,化债政策推动城投债延续资产荒,短期限中等资质信用债、3-5年银行二永债及超长信用债存在利差压缩空间。然而,利率波动与市场风险偏好调整引发的机构行为或将是潜在扰动因素。长久期、低资质信用债需警惕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可依据资金面、期限利差与等级利差进行品种轮动以获取超额收益。
同时,也可关注境外债券以及REITs类资产。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附近,通过中资美元债、点心债及香港互认基金参与的境外债券投资,相较境内信用债具一定性价比,但需关注汇率波动与境外资产震荡风险。此外,低息环境下,保租房、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及能源等优质REITs项目的高分红特性也值得关注。
固收+策略:
固收+策略主要通过研判长中短经济周期,自上而下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短期经济周期分析中,采用货币—信贷周期框架,建立核心与辅助观察指标体系,结合政策周期判断宏观环境。团队在可转债、贵金属、红利股等细分资产配置与交易上经验丰富,旨在低利率时代增厚纯债收益。
“资产配置再平衡至关重要”
海通资管公募固收部副总监钱韬认为,2025年对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再平衡至关重要。以债券作为底层资产,投资者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可转债、贵金属、红利股及化债受益主体,以及科技成长与中小盘股。鉴于广义流动性宽松的确定性高于外部环境与内循环改善,中小盘股票与可转债或有望受益,而红利股股息率在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背景下更具性价比。在国际摩擦与汇率压力下,全球央行持续购金,黄金价格有望上行,黄金股、白银等相关投资品也蕴含机会。固收+策略组将基于周期研判,优化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打造多元化收益组合。
海通资管在固收业务方面先发布局,底蕴深厚。早在行业发展之初,便组建了专业的固收研究团队。随着多年的发展,团队内部进一步进行精细分工,团队成员专注专长领域,深化投研体系建设,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长期坚持,海通资管固收团队累计收获37项权威奖项*。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研究与判断,合理调整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以适应市场波动。目前,海通资管固收团队已形成了覆盖短债、利率债、信用债、固收+四大细分策略小组,并基于此覆盖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偏好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市场在不断变化,投资机遇更是极速更迭,投资者对理财的认知和需求也在持续更新。海通资管始终重视大类资产配置并深耕固收投资领域,历经多轮牛熊在低票息环境中做好投资管理经验丰富,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并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对债券投资标的进行全面、深入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面对近年来海内外经济形势,海通资管凭借专业的素养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研究挖掘和配置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策略。2025年,资金面有望维持中性偏松,市场或仍持续震荡,海通资管秉持专业与敬业,稳步迎接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在固收投资之路上踏实迈进。
*注:评奖时间:2015年5月至2024年12月31日,评奖机构包括: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东方财富、天天基金、金司南金融研究院、Wind数据终端等。管理人过往业绩、荣誉不预示管理人及产品未来表现,不构成管理人收益承诺的保证。
风险提示:本材料非法律文件,本材料所涉及到的观点、资讯、结论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您据此操作造成亏损或盈利,均与本机构无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资产管理合同》、《招募说明书》等集合法律文件,充分认识集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产品管理人不保证本集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集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我国基金/集合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管理人提醒投资人集合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集合运营状况与集合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海通海升六个月持有债券A(OTCFUND|850003)$ $海通海升六个月持有债券C(OTCFUND|855001)$ $海通智选一年持有期股票A(OTCFUND|850788)$ $海通智选一年持有期股票C(OTCFUND|85079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