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长沙银行吧和江苏银行吧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你们炒你们的,我们炒我们的,可是你们这里个别小散,不守规矩,跑到我们江苏银行吧,发这种长沙银行比江苏银行更有投资价值的言论,具体详细见股友”红色使命2025“所发帖《各位友友,江行每股收益1.65元,长沙1.91元,股价呢?还是来长沙吧!》(2025-01-23 20:06:28 来自江苏)

今天发此贴以示回应。

首先先给指出他的观点中的根本问题。他不会全面,动态,相对,辩证的去看待问题,而是用孤立、片面、绝对、静止观点去看待问题,他是犯了一个“形而上”的错误。

不能简单的只看静态PE(即市盈率)啊,还要看PEG(即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就是把PE除以(净利润增长率*100),PEG合理值是1.00,大于1.00即认为被高估,低于1.00即认为被低估。

现在江苏银行24年PE是6倍(即(9.59+0.3062)/1.65),24年净利润增长率10.76%,24年PEG等于0.56(即6/10.76)

长沙银行24年PE是4.76倍(即9.10/1.91),净利润增长率6.92%,24年PEG等于0.69(4.76/6.92),

如果PEG低于1.00,那指标是越低越好,所以如果考虑增长率,还是江苏银行更有投资价值。

PEG指标是1960年开始出现的。它是由英国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Jim Slater)发明的。
该指标最初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一、弥补市盈率缺陷:传统的市盈率(PE)指标只能反映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无法体现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情况。而PEG指标将市盈率与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相结合,能更全面地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二、提供更合理比较标准:在比较不同增长速度的公司时,单纯使用市盈率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高增长公司的市盈率往往较高,低增长公司市盈率较低。PEG指标通过将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速度,为不同增长水平的公司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比较基础,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判断公司股价是否合理。
三、辅助投资决策:帮助投资者在寻找投资机会时,更好地权衡股价与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关系,避免只关注市盈率而忽视公司的成长性,或者对高增长公司的估值过于乐观。投资者可以根据PEG值来判断股票是被低估还是高估,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另外想说,如果你们喜欢从静态视角去思考问题,那你们为什么不买贵阳银行,人家23年静态PE才4倍,长沙银行23年静态PE要5.1倍,这时你们又要说,贵阳银行24年的净利润负增长-6.8%,但是即使这样,人家24年预估PE也才4.35倍,比长沙4.76倍要低,你们为什么不买呢?是不是你们也加进了成长性因素的考量。所以你们不是前后矛盾吗?

此外你们也不能只看PE或者PEG一个单一指标,现在不良贷款率,长沙银行明显高于江苏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江苏银行350%,长沙银行只有314%,营收增长,江苏银行有8.78%,长沙银行只有4.57%,从未来的盈利增长趋势,长沙银行财报中所反映出的增长阻力明显更大。所以你们怎么能从一个单一的静态市盈率指标,去判断长沙银行比江苏银行更有投资价值呢?

所以你们认为长沙现在市盈率低,比江苏银行好,这是你们静态看问题的认为,但我从动态发展角度看,就不这么认为,我的理由很充分,也指出了你们的问题在哪里,你买什么股票,这是你的意愿,我不干涉,但你不要去劝别人应该买什么股票,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如果你的判断失误,未来江苏银行比长沙银行涨的更好,别人跟着你换了股票,你不是在害人吗?你赔人家的损失吗?但是人家持有江苏银行好好的,就算真的发生未来长沙银行涨的比江苏银行好情况,这也是别人的选择,和你无关!所以你在江苏银行吧里发这种言论,不是在妖言惑众吗?

以上只是你们吧里的个别股友在我们江苏银行吧里发的言论,我在此做了反驳,但是不代表我想与全体长沙银行股友为敌,我只想说,井水不犯河水,你们炒你们的,我们炒我们的,你们在你们自己吧里,你们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但不要到我们江苏银行吧里去瞎讲一通。否则大家都到对方股吧里去言论对攻好了,不要。

2025-01-27 21:52:13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长沙银行的负面风险分析(一):



业绩增长放缓



- 收入增速下滑:2021-2023年长沙银行收入增速分别为15.8%、9.6%和8.5%,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仅为3.83%,整体增长趋势放缓,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拓展业务、增加收入面临较大压力。



- 利息收入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至149亿元,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主要源于净息差收窄,显示银行在资产定价和负债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盈利能力。



- 手续费收入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手续费收入累计下降17.8%至10.9亿元,受资本市场低迷和监管降费政策影响,表明银行多元化收入来源的能力有待提升,收入结构较为单一。

2025-01-27 21:52:55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资产质量风险上升



- 关注类贷款比率走高:2024年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比率为2.48%,环比提升22bp,较年初提升66bp,意味着银行潜在坏账风险增大,可能出现抵押品质量下降、贷款保证人财务状况不佳等情况,未来资产质量可能进一步恶化。



-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从2012年的3.51亿元增长至2024年6月末的61.80亿元,十余年间增长了16倍之多,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升,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存在问题。



- 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上升:2024年长沙银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均较上年末大幅增加,说明贷款从正常类向不良类迁徙的可能性增大,资产质量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2025-01-27 21:53:1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频繁踩雷企业贷款



- 恒大汽车事件:长沙银行广州分行对恒大智能汽车有14亿元左右的贷款,加上利息约17.76亿元,恒大汽车陷入严重财务危机,深涛生活作为保证人也未履行责任,贷款回收面临巨大风险。



- 宜华生活事件:长沙银行曾向宜华生活发放5.9亿元信托贷款,因宜华生活财务造假最终退市,贷款出现纠纷,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暴露出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不足。



- 金旺铋业事件:长沙银行向金旺铋业发放贷款,金旺铋业破产重整,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本息超9亿元,反映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存在漏洞。

2025-01-27 21:53:3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其他问题



- 监管处罚较多:2023年至今长沙银行收到近十张罚单,涉及信贷业务违规、房地产融资违规、反洗钱问题、存款业务违规等,反映出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合规管理不到位。



- 投诉量居首:2021-2023年上半年,长沙银行投诉量在辖内城商银行中居首,信用卡业务是重灾区,还因套路贷款、高额利息、信用卡恶意催收等在黑猫投诉平台被投诉,说明银行在客户服务和业务操作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 高管频繁变动:过去两年内长沙银行进行了多次高管调整,如副行长、总审计师等职位变动,反映出内部管理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新老团队交接和战略延续性可能受到影响。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