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归来,节后几个交易日A 股市场以一波持续上行的行情,为投资者送上了一份丰厚的 “新年红包”,也为2025全年的行情开了一个好头,这两天有持仓的大伙或多或少有一些收获~2025年A股行情会如何?市场上有哪些投资机会和方向值得布局?今天就来唠一唠!
一、新年新篇章!为什么节后市场开始“扬眉吐气”?
节后的 A 股市场可谓是表现亮眼。2 月 6 日和 2 月 7 日,市场连续两天呈现大涨态势,2 月 7 日沪深两市成交额更是接近 2 万亿元,较前一日大幅放量超4000 亿。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100只。港股市场同样表现出色,恒生科技指数一周大涨超9%。(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2/7)
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到两会召开前这段时间,市场整体胜率相对较高。统计 2013 至 2024 年的数据,春节后至两会前这段时间,市场涨多跌少,上涨概率达到 75%。
2013-2025年春节前后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wind,中信建投证券)
这种高胜率的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节后资金面相对宽裕。春节后,此前节前撤离的资金逐渐回流到市场。同时,金融机构在节后也会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这种宽裕的资金面,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和上涨。
其次,经历了一个春节的沉淀,积攒了不少消息面利好。例如今年的deepseek的横空出世,春晚机器人的现身,24年的sora大模型等。这些消息在节后集中爆发,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最后,节后至两会这段时间,市场开始逐渐博弈两会政策,想象空间较大。每年两会都会出台一系列影响全年的政策,对经济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资金往往会根据对政策的预期,提前布局相关的行业和板块,从而推动市场的上涨。
二、管中窥豹,今年行情有望向好吗?
今年,A 股市场向好行情的延续,这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撑因素。
(一)市场行情转暖,资金面有望改善
市场行情节奏方面,去年的924行情,从政策基调转向、牛熊周期规律、涨幅和成交量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可定性为反转行情。
展望 2025 年,居民及长线机构配置力量有望推动资金面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居民对于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长线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等,也将加大对 A 股市场的配置力度,也是推动ETF 扩张的主要增量来源,这些资金的流入,有望为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政策层面持续助力
节前多项政策的推出,为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月 22 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继续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不仅能够为市场带来稳定的资金来源,还能够优化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度。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市场走出趋势行情奠定了基础。
此外,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市场上行。
(三)业绩预告扰动结束
春节前,市场集中披露 2024 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的披露往往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扰动,一些业绩不达预期的公司股价可能会出现下跌。然而,随着全部业绩预告的披露完毕,业绩预告扰动不再构成春节后行情的掣肘。市场可以更加专注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经济数据、行业发展等。
(四)假期数据超预期,经济复苏步伐稳健
春节假期的数据表现超预期,显示出我国经济复苏的步伐稳健。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5 年春节档票房创下新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打破多项影史纪录,成为新的票房冠军。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仍然旺盛,消费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
除了观影需求旺盛外,出游市场同样火热。25 年春节前 5 日(除夕至初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日均 26441.9 万,同比去年增加约 5.8%。根据央视网报道,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 203%。旅游市场的火爆,不仅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2/7)
消费市场的繁荣,是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体现。消费的增长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从而为市场的稳定和上涨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2025年,哪些方向会有投资机会?
(一)科技赛道: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
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科技板块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同时产业周期仍处于向上通道。
近期 DeepSeek 持续火热,国产 AI 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AI 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在细分领域中,AI应用端或将成为2025年AI的发力方向,第一,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产品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第二,在影视传媒领域,AI 技术可以应用于影视制作、内容创作、营销推广等多个环节,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第三,人形机器人领域,AI 技术是其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科技赛道可以关注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传媒ETF(159805)、 $半导体ETF(SZ159813)$ 。
(二)红利赛道:利率下行周期“类债”属性强化,防御性溢价凸显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地产链修复斜率平缓、出口结构性承压,企业盈利增速中枢下移,市场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在此环境下,红利资产的“高股息+低估值”特性成为资金避风港。以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为例,其成分股平均股息率超6%,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形成“股息利差保护垫”。历史数据显示,在2010-2015年、2018-2020年两轮经济增速换挡期,红利指数年化超额收益分别达8.3%和12.6%,验证其抗周期能力。(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4/2/7)
政策端,央行维持宽松货币基调,2025年或继续引导LPR下行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压缩无风险利率,红利股的“类固收”属性有望吸引险资、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增配。例如,保险资金2024年增持银行、煤炭等高股息板块超千亿元,其负债端久期匹配需求与红利资产现金流稳定性形成天然契合。
红利赛道可以关注恒生央企ETF(513170)。
(三)A500 指数:聚焦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
对于稳健类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例如关注A500指数,涵盖了我国 A 股市场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 500 只股票,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均衡融合,前十大标的集中度为20.98%,主要聚焦沪深两市各行业龙头。这使其具备了更强的市场代表性和成长潜力。
蓝筹赛道可以关注A500ETF指数(512020)。
(四)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低估值
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流动性的长期改善趋势有望提升其战略配置地位。港股互联网、医药、红利等白马品种仍具长期配置价值,另外,港股目前的估值仍然相对较低,2025年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港股赛道可以关注港股三剑客—— $港股科技ETF(SZ159751)$ 、 $香港消费ETF(SH513590)$ 、香港医药ETF(513700)。
#东风集团、长安汽车或联合重组?影响几何?##豆包视频生成模型可仅靠视觉认知世界 ##“天神之眼”今晚发布!平价智驾时代到来?##预售一票难求!《哪吒2》亮相好莱坞 #
风险提示:以上涉及个股不作为推荐。ETF二级市场价格涨跌不代表基金实际净值。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