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最值得关注的三个市场现象:
美股调整、中债利率明显上调、中国股票科技热度升温。
节后Deepseek引爆全球AI热潮,牵动中美资产,也带来一轮中国风偏资产(A股和港股)重估。上周阿里巴巴业绩超预期,并且阿里首次明确提出“AI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助燃AI+热潮。
Deepseek一度引发美股波动,随后美股归于稳定。随着中国AI叙事冲击美国AI叙事,加上美国2月服务业PMI意外步入收缩区间,美国资产风偏降温,美股走弱。
流动性持续收紧已1个月,中国地产和社融数据催生信用企稳讨论,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推进,上周中国长债利率明显回调,十年国债利率重回1.7%上方。
一、近期债市调整,有三点因素共振。
央行持续流动性收紧毫无疑问是一个底层原因。
2月20日,LPR报价维持不变,市场苦等的降息也未兑现。降准降息预期连续落空之后,银行间资金利率显著上抬。
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近2%,与10年国债利率产生明显倒挂。即便上周十年国债利率从2月初的1.6%反弹至1.72%(2月21日收盘),十年国债和一年同业存单依然保持了-25bp左右基差,这一基差是2019年以来最低值。
引发长端债券情绪的是社融连带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价反弹。
央行收紧资金端已维持了1个多月, 同业存单与国债利率之间倒挂从1月10号便已开始。面对偏紧资金面,债市仍维持了一段时间的“资产荒”交易,长端利率尚稳定。
直至1月社融发布,企业中长贷超预期,叠加一线地产量价数据反弹,市场开始质疑2025年信用是否结束下行,回暖迹象是否已经来到,最终结果是近两周长端利率情绪走弱。
节后DeepSeek引发中国资产重估潮,影响债券市场情绪。
节后AI叙事扩展,中国A股和港股交易AI+以及AI应用。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推开,风偏一再提振。叠加持续偏紧的资金面以及信用企稳担忧,最终债券资金回撤,引发资金和债市的负反馈。
二、本轮债券大牛市是否已经终结?
2021年至今,本轮债券牛市已走过4年。不论从涨幅还是持续时间,本轮牛市均属历史罕见。这一轮波史诗级债牛行情中,利率也曾几经调整,例如2022年尾的理财赎回风波、2023年9-11月的资金面引发波动。
2月开始的债券调整,是四年债牛终结的句号,还牛市中场的波动?这是当下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我们秉持两点判断:
第一,AI撬动中国科技重估,交易层面带来股债跷跷板情绪。然而风偏从来不是债券方向的决定因素,债券方向取决于信用需求。
第二,债券牛熊方向取决于信用需求,最终取决于居民和地方预算外融资。尽管节后一线地产二手房量价回升,但我们不能将此作为全国地产的领先指标。当前三四线地产数据反馈,地产链仍未给出拐点信号。
三、本轮债券调整何时结束?
既然2月以来债券调整,最直接的解释因素在于央行流动性。关注本轮债券调整何时结束,最重要的是判断央行流动性节奏。
3月抢出口对基本面的短期支撑减弱,“金三银四”之后一线地产交易热度或降温,3月中美关税博弈节奏加快,所以我们期待4月央行流动性条件迎来改变。
F: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深圳拟发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 #腾讯元宝火了!下载量突然超越豆包# #DeepSeek落地医院:AI医疗技术重大突破#
$30年国债指数ETF(SH511130)$ $可转债ETF(SH511380)$ $信用债ETF博时(SZ159396)$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