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也看到了破位大跌后的修复很难一蹴而就,看我这两天的帖子判断的很准,不要轻易博弈大跌后的反弹,听说过惯性吗?冲劲给缓缓,明天再惯性下跌大概率就差不多了。很多个股会回踩下方均线支撑。前期我说过拓斯达、利亚德,其实一开始说的都很早,没有关注,等着涨了再说新来的被套的又说我事后诸葛亮或者是一说就跌,反正我是部分减仓了,不虚心谁难受谁知道。今天我就趁着港股下跌回调,聊聊中概互联网ETF吧。破位了,我觉得还给再跌跌,但是港股依旧处于历史相对低点,未来可期。
一、蜜雪冰城港股上市:下沉市场的资本盛宴
2025年3月3日,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蜜雪冰城正式登陆港交所,以每股262港元的开盘价高开29.38%,总市值一度突破980亿港元,成为港股开年最大IPO,并创下1.8万亿港元的融资认购纪录,刷新港股历史。截至收盘,其股价涨幅达43.21%,市值飙升至1093.47亿港元,稳居新茶饮赛道市值榜首。

我们看到,蜜雪冰城通过4.6万家全球门店(中国内地4.05万家,海外4800家)构建了城乡全覆盖的消费网络,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冰鲜柠檬水和冰淇淋年销量分别达11亿杯和14亿支,成为现制饮品行业的“国民品牌”。蜜雪冰城自建端到端供应链体系,涵盖中央工厂、仓储物流和农业合作,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模式”,支撑其高性价比战略和快速扩张。上市后,蜜雪冰城计划加速全球化布局,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并借助港股平台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二、AH股联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新趋势

蜜雪冰城的港股上市,不仅是个体企业的里程碑,更折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的策略。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鼓励优质企业“A+H”双重上市,以吸引全球资本并优化资源配置。例如,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等科技巨头已实现两地上市,既获得境内融资支持,又通过港股连通国际资金池。未来还有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晶澳科技、三一重工、周六福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这也是开放的改革战略。
港股市场的高效融资和国际化属性,与A股的庞大内需市场形成互补。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千亿港元,显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回升。AH股同步上市可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港股的低估值(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为科技企业提供估值修复空间。
三、港股科技“十巨头”: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中国科技企业在港股市场已形成“十大杰出股”阵营,涵盖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车等核心赛道。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红利的首选标的。
1. 阿里巴巴,AI与云计算业务驱动长期增长,估值较美股同行更具吸引力。
2. 腾讯,社交生态与游戏业务稳居龙头,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推进。
3. 美团,本地生活服务龙头,外卖与到店业务持续渗透下沉市场。
4. 小米,智能手机与IoT设备全球份额提升,汽车业务蓄势待发。
5.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第一,出口业务增长强劲。
6. 京东,供应链优势巩固电商基本盘,即时零售(如京东外卖)成新增长点。
7. 网易,游戏与音乐双轮驱动,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8. 百度,自动驾驶与AI大模型技术领先,商业化落地加速。
9. 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深化,高端品牌极氪估值攀升。
10. 中芯国际,半导体国产替代核心标的,受益于政策支持与全球芯片需求增长。
四、港股投资逻辑:历史低点下的价值洼地

当前港股市场处于估值洼地,恒生指数市盈率较历史均值低20%,科技板块的成长性与消费板块的复苏潜力形成双重驱动。
一是看估值修复空间显著。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动态市盈率不足20倍,远低于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叠加美债利率回落,外资回流趋势明确。
二是看政策与技术创新红利。中国“新质生产力”战略推动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例如,DeepSeek等AI应用全球下载量登顶,预示科技股盈利兑现阶段开启。
三是看高股息与防御属性。汇丰控股(5%股息率)等金融股提供稳定收益,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四是看ETF工具化投资兴起。港股消费ETF(513230)、恒生科技ETF(513130)等产品年内涨幅超30%,为散户提供低成本布局渠道。我更喜欢中概互联网ETF
五、结语:全球资本重仓中国的新起点
蜜雪冰城的上市与科技“十巨头”的崛起,标志着港股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增长的核心阵地。未来,随着AH股联动深化、政策红利释放,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溢价与估值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正是布局科技成长、消费复苏与高股息策略的黄金窗口。正如专家所言:“2025年的棋眼在科技成长,而港股是这盘棋的关键落子。”
#社区牛人计划#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强势机会# #【晒单有礼】蜜雪集团上市首日大涨,晒一晒你的收益吧!#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股吧话题 @社区精选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