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利好事件

深圳连发“四计划”,万亿AI与千亿机器人打造AI先锋城市。3月3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全面部署人工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

 

行业逻辑

1、政策端:2025年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码

港股科技板块的政策驱动逻辑为“顶层设计+流动性支持”。国内政策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2025年两会前夕对AI算力、半导体等核心领域的支持力度加码,例如国家专项补贴向国产芯片制造倾斜。地方层面,深圳近期发布的万亿级AI产业行动计划同样代表着自上而下对大科技的重视,地方政策与中央战略的协同,不仅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还通过优化交易费率、简化跨境资金流动等机制提升市场活跃度,形成政策红利向盈利能力的传导闭环。

2、产业端:AI全栈技术突破与终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港股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底层技术突破+终端场景重构”。以开源大模型DeepSeek为代表的算法创新显著降低算力成本,推动AI应用从云端向边缘端渗透。联想全球首款70亿参数AI PC量产、华为“新形态手机”基于鸿蒙系统的硬件架构创新,标志着消费电子进入“端侧智能”时代,带动港股半导体及ODM厂商订单增长。同时,AI技术与云计算、机器人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正在重塑港股科技股的估值体系——未被充分定价的AI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光模块)和垂直应用(自动驾驶、智能硬件)成为新的增长极。

3、供需端:技术商业化提速与国产替代打开增量空间

供给侧,港股半导体企业受益于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及国产替代政策,中芯国际等龙头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需求侧,AI技术商业化落地加速,短视频、电商等场景的交互式广告需求推动互联网平台ARPU值同比改善,而企业级AI解决方案的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形成规模化收入。供需共振下,港股科技板块的盈利结构从“硬件代工主导”转向“软硬协同增值”,半导体、云计算、智能终端三大产业链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4、资金端: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外资回流,有望形成合力

资金面呈现“内资主导+外资补仓”格局。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持续加仓科技龙头股,显著削弱外资短期波动冲击。同时,外资机构对港股科技股的配置意愿回升,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上调头部企业目标价,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重新定价。此外,港股科技企业年内大规模回购股份,管理层信心释放进一步稳定市场情绪。南向资金的长期配置属性与外资回流形成互补,港股科技板块逐步从高波动赛道转向中长期价值投资标的。

5、估值端:全球横向比价洼地与盈利预期上修形成双击

港股科技板块仍处于全球估值洼地,当前港股通科技指数PE-TTM为27.61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且低于近五年67.96%的时间。盈利端,AI技术降本增效推动互联网平台ARPU值提升,叠加广告主预算向AI互动场景倾斜带动相关业务收入增速超预期,板块盈利增速预期改善,指数有望延续上行。(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3/3)

港股科技ETF基金关联个股: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

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港股科技ETF(SZ159751)$

跟踪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


$小米集团-W(HK|01810)$ $美团-W(HK|03690)$ #美三大指数收跌!A股能否走独立行情?##欧洲军工股暴涨!A股军工板块怎么走?##李大霄:美股估值是宇宙顶!股友怎么看?##英伟达重挫超8%!AI芯片龙头要陨落?#

风险提示:以上涉及个股不作为推荐。ETF二级市场价格涨跌不代表基金实际净值。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