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有奖】技术平权时代,算力需求仍在?AI后市如何展望?#

一、开源革命与技术平权:效率革命背后的算力悖论

DeepSeek的“开源周”释放的FlashMLA、DeepEP、DeepGEMM等五项核心技术,正在重构AI产业的价值链。通过FP8低精度计算MoE稀疏架构优化分布式通信效率提升,其实现了“千元级硬件运行百亿模型”的突破——例如FlashMLA在H800 GPU上将推理效率提升2-3倍,DeepGEMM的矩阵运算性能达1350 TFLOPS,代码量仅300行。这标志着AI开发从“算力堆砌”向“系统级优化”跃迁,中小开发者首次获得与巨头同台竞技的入场券。

但技术平权并未削弱算力需求,反而触发杰文斯悖论的强化:模型训练成本下降(如DeepSeek V3训练成本仅GPT-4的1/20)激发更多应用场景,推理复杂度飙升(如多模态交互、长思考决策)导致单位任务算力消耗增长百倍。黄仁勋指出,Blackwell芯片需求“惊人”,因其专为“推理算力密度提升”设计——英伟达Q4数据中心营收同比激增93%至356亿美元,Blackwell首季度销售额即达110亿美元,印证了“降本”与“扩容”的共生逻辑。

二、算力基础设施:从“硬件军备竞赛”到“系统生态战争”

当前算力市场呈现双重分化:高端训练芯片仍被英伟达垄断(市占率94%),但推理端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沐曦等通过适配DeepSeek开源架构,在政务、金融等场景推动一体机落地(售价约200万元/台)。这种“训练靠英伟达,推理看国产”的格局,反映了算力需求的层次化演进。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软硬协同生态的竞争。DeepSeek通过PTX代码调用GPU底层指令,展现出比CUDA更深的硬件理解力,而英伟达Blackwell则转向“芯片+系统”的全栈方案(如DGX Cloud云服务)。未来的胜负手不再是单一芯片性能,而是异构计算效率(如近存计算、通信-计算重叠技术)和开源工具链的完备性。

三、投资主线:聚焦“降本-扩容”螺旋中的结构性机会

算力平民化工具链:关注FP8计算支持(摩尔线程、壁仞科技)、MoE通信优化(华为昇腾RDMA方案)、分布式文件系统(DeepSeek 3FS)等底层技术突破带来的国产替代机会;

推理侧爆发场景:端侧AI设备(AI眼镜/耳机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15%)、企业级Agent(政务、医疗专用模型)和多模态生成(影视、游戏内容生产)将成算力消耗主力;

ETF配置价值凸显 $人工智能ETF(SZ159819)$ 年内规模激增73%至147亿元,重仓寒武纪、中际旭创、科大讯飞等算力与应用龙头,覆盖从芯片到落地的全产业链。其低费率(管理费0.15%)和流动性优势(日均成交7.6亿元),成为捕捉AI收益的高效工具。

四、2025展望:从“模型竞赛”到“系统革命”

行业将经历三重跃迁:

1)模型架构从单一巨模型转向MoE+多智能体协作系统;

2)商业模式从订阅制转向“按结果付费”(如DeepSeek-R1的API定价仅为GPT-4的1/10;

3)算力消耗从集中训练转向分布式推理(预计2025年推理算力占比超70%)。

在此过程中,能够整合开源生态、优化算力效率的平台型企业(如腾讯借力DeepSeek实现“后发制胜”),以及卡位细分场景的垂直应用商,将主导下一轮增长。

结语:技术平权不是算力的终结,而是AI民主化的起点。当“千元硬件跑百亿模型”成为常态,产业真正的爆发将源自无数中小开发者的轻量化创新——正如蒸汽机效率提升催生工业革命,AI的“降本扩容螺旋”正在打开万亿美元级市场空间。投资者需跳出“算力内卷”的焦虑,转而关注生态位重构中的结构性红利。@股吧话题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易方达指数通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