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媒介3月17日讯,3月16日晚间,A股市场迎来一场“戴帽潮”,中青宝(300052)、华闻集团(000793)、国旅联合(600358)、紫天科技(300280)、赛隆药业(002898)、东方集团(600811)等多家公司因各种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或可能退市。

先说中青宝。这家以游戏业务起家的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A股首支上市游戏公司,开创了国内网游公司上市的先河。
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游戏的开发与运营,近年来转型“游戏+云服务”,形成了以红游、手游及云游戏为支柱的业务布局。
然而,为了在转型中取得更好的业绩,公司选择了财务造假。

3月14日,中青宝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了来自深圳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股票停复牌。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多名高管面临被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的处罚,罚款金额合计1470万元。
中青宝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其全资子公司宝腾互联与高德信签订采购合同后,又与高德信介绍的其他公司签订相同标的的销售合同。
宝腾互联通过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2021年度,宝腾互联虚增营业收入达1787.83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5.03%;虚减利润达721.39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3.17%。
3月17日,中青宝公司股票已停牌,将于3月18日开市起复牌,同时自3月18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中青宝”变更为“ST中青宝”,股票代码不变,仍为“300052”。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不变,仍为20%。
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5000万元,上年同期为-5504.57万元。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200万元至-5700万元,上年同期为-6820万元。
截至3月14日收盘,中青宝股价报18.17元/股,总市值为47.58亿元。

再看华闻集团,其前身是海南石化煤气公司,1992年经海南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公司主要从事文旅业务及传媒业务,包括景区开发与经营、产业园开发与经营、广播广告营销等。
作为一家传媒类上市公司,本应以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己任,却在财务上玩起了“花活”。
3月14日,华闻集团收到了海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1-2022年间,华闻集团通过滥用总额法核算互联网广告代充值业务,累计虚增营收达4.22亿元;公司及相关高管层面临总计620万元罚单。
其中,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1.8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83亿元;2022年半年报虚增营业收入5973.61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973.61万元;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1.79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79亿元。
华闻集团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分别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8.15%、15.86%、23.62%。
根据相关规定,华闻集团股票于2025年3月17日停牌1天,将于2025年3月18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华闻集团”变更为“ST华闻”,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为5%。
截至3月14日收盘,华闻集团股价报2.86元/股,总市值为57.12亿元。

国旅联合成立于1998年,是较早的一批旅游上市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旅游目的地投资开发及运营业务、个性化定制旅行服务业务。公司曾承担着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使命,但近年来业绩不佳。
3月14日,国旅联合收到江西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监管机构拟对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共计处以160万元罚款。
国旅联合与业绩承诺方签订的《利润补偿协议》中,业绩承诺方承诺的净利润未达标,导致公司在2019年少计资产和利润各642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55%;2020年多计资产和利润各642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5.86%。
根据相关规定,国旅联合股票将于2025年3月17日停牌1天,2025年3月18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将由“国旅联合”变更为“ST联合”。
业绩方面,国旅联合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700 万元至-5,500 万元,与上年同期-1,253.32 万元相比,将出现亏损扩大。

紫天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其前身为南通锻压,2011年上市之初主营业务为锻压设备制造,通过并购转型广告传媒业务;2018年,公司更名为紫天科技,主营业务变更为互联网广告。
2023年,紫天科技业绩爆雷,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巨亏12.1亿元,但公司并未及时披露;且年度财务数据与此前披露的一季报、中报及三季报存在重大差异。彼时,面对监管问询,紫天科技接连发布延期答复公告,且董事长以身体不适等理由拒绝与监管部门进行实质性沟通。
2025年3月16日晚间,紫天科技公告称,因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福建证监局责令公司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对相关年度报告进行更正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全面审计。
然而,截至2025年3月16日,紫天科技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其股票自3月17日起停牌,期限不超过两个月。若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复牌,甚至可能被终止上市。

赛隆药业是一家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医药全产业链的制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替加环素及原料药、阿加曲班注射液及原料药等。
公司原本预计2024年盈利450万元至650万元,但修正后预计亏损2100万元至4100万元,由盈转亏,可能导致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相关规定,赛隆药业股票交易可能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东方集团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在多个领域都有布局,眼下更是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3月16日,东方集团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东方集团四年时间内虚增营业收入161.3亿元,虚增成本160.73亿元。
证监会拟决定对东方集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另外,对8位责任人合计处以2900万元罚款。
东方集团股票将在3月17日停牌一天,并自3月1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公司股票将被停牌,等待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这些公司中,有的是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曾经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然而,为了短期的利益和业绩表现,它们选择了财务造假这条不归路。
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内部控制的缺失。一些公司过于追求短期业绩和股价表现,忽视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审计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财务造假行为。
诚信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石,这些被“戴帽”的公司,无疑是对这一原则的严重践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镜像,违者必究。转载、约稿、发布等合作请私信。)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