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炒股日记#  #周度策略#  #社区牛人计划#  #随时随地,妙想一下!来晒你的AI炒股作业#  #A股、港股全线走低,原因找到了!#  周末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消费贷新政落地,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这个新闻我是真的觉得有点意思。消费起不来,无论提高收入,还是增加假期,或者增强社会保障这类可以从根本改变消费情况方法磨叽得跟挤牙膏一样,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居然是多给你点贷款,跟买房的套路简直一脉相承。

不过这个消费贷款比起房贷来更可笑。什么叫消费贷款?就是你需要消费,但是眼前拿不出这点钱,所以银行借钱给你消费。现在都已经2025年了,还有多少人没看清楚当前的形势,甚至愿意借钱消费,关键他还能还得起,我是不太理解的。

这里和大家说一个好笑的事情。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做贷款风控的,他说根据他的观察,几乎90%以上的消费贷款用途全是违规的。最多的流向是给其他机构还贷款,大家可以理解为借新还旧,保证自己贷款不要逾期,这类人占了50%以上;

第二类人把钱借出来套利,比如炒股,做投资这类。真正用于消费上的人不到一成。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最好笑的是,偏偏这一成完全合规用于消费的人群,恰恰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高危群体。

理由也很简单,你都沦落到贷款消费的地步,还贷个三五十万的,请问到期了你用什么还?都现在这环境了,你还要贷款三五十万消费,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你准备薅最后一波羊毛跑路了。这类客户的还款意愿极低,别说本金,利息都想办法赖着不还。

相反,那些用于搞投资的,或者借新还旧的,反而是非常好的客户,他们很注重自己的信用,还款意愿高得离谱。每次到了还款日,卡里但凡还有利息没被扣,就会追着银行问为啥钱没扣,生怕影响到自己的征信。

大家也可以逆向思维,正因为这些客户知道自己在违规贷款,所以特别害怕银行抽贷。三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一旦抽贷很有可能让自己的资金链立马崩盘,后续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因此老老实实还钱,留下一个好的征信记录,这样银行可以继续保持续贷,自己的现金流还能维持下去。 $地产ETF(SZ159707)$    $银行ETF(SZ159887)$    $港股通互联网ETF(SZ159792)$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