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Beta理财经理家园公众号
微信号:BetaFC 作者:贝塔数据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近港股表现较好,那么,这波港股行情是什么来头?普通人现在冲还来得及吗?
01
四大因素托起港股
资金面:内外资“双轮驱动”
国际长线资金回归:高盛报告指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修复,2024年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额同比翻倍,2025年前10周融资额同比增长23倍。尤其在3月,外资借道香港市场布局,推动恒指突破关键点位。
南下资金汹涌: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加速入场,截至3月14日,2025年累计净买入超3700亿港元,远超过去三年同期水平。部分资金甚至通过汇率套利(港元挂钩美元)放大收益。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香港交易所推动“微结构改革”,包括降低交易门槛、简化发行程序等,提升市场效率。
内地政策加码,如深圳“以旧换新”补贴直接拉动消费股,财政扩张与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则提振了科技板块信心。
科技与消费“双主线”爆发
科技股信仰重塑:人工智能(如DeepSeek技术突破)、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点燃市场情绪,恒生科技指数年内领涨全球。头部企业回购股票,释放积极信号。
消费复苏逻辑:消费股IPO火爆,国际资金偏好其“低政治风险+现金流稳健”的特性,带动个股大涨。
全球估值洼地效应
截至3月14日,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仅12.7倍,显著低于美股(22倍)和印度(20倍)。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的估值仍处于历史42%分位,仍有修复空间。
02
哪些方向值得重视?
科技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兼具政策支持与业绩预期,可逢低布局。
消费复苏主线,在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码下,可以关注食品饮料、餐饮连锁及家电等以旧换新受益股。
政策受益行业,比如券商、保险等金融股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等。
03
新手上车指南
别当愣头青:虽然行情火热,但港股向来是过山车VIP玩家,相比A股,它没有涨跌幅限制,且流动性一般,容易暴涨暴跌,记得系好安全带。
定投yyds:港股波动大,定投既不怕踏空又能摊平风险。
基金投资更简单: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需要开通沪港通或者去香港开通证券账户,要求高且麻烦,不如直接选择港股基金产品进行投资,方便又省心。
高盛认为,这轮行情“不是短期博弈,而是基于价值重估的长周期再配置”。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信号增强(如PMI回升、消费回暖),港股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价值洼地”,或迎来更持久的资金流入浪潮。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抓住科技与消费双主线,保持适度仓位与分散配置,或许是分享这波红利的务实选择。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