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Deepseek发布R1模型,以高性能、极低成本以及开源的优势,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据数据显示,1月28日Deepseek日活跃用户首次超越豆包,并于2月1日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应用。这一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反映出 AI 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也为我们洞察 AI 应用投资新趋势提供了绝佳视角。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2025年大概率呈现 “流动性好 + 经济稳健” 的组合态势,成长股将迎来高光时刻,而 AI 作为科技领域的核心,无疑是成长股投资的关键赛道。DeepSeek的出现更是关键转折点,它让全球AI发展的逻辑更具持续性,也让国内AI的落地应用变得更加可行。
AI应用投资格局也因DeepSeek而重塑。过去,算力和模型在AI产业中占据利润主导地位,但如今,DeepSeek带来的算力降本和模型开源,让利润开始向云厂和应用端扩散,这两类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回顾美股经验,过去两年典型AI应用的涨幅远超典型AI算力,并且越往后,AI 应用的涨幅优势越明显。目前美股的AI应用享受着超高估值,相比之下,美股AI算力的估值不算高,因此国内AI应用的估值天花板是较高的,不容易受到估值压制。

数据来源:wind,2023.01.01-2025.02.24。
AI 应用大致可分为四类。出海应用曾借助OpenAI在2024年股价表现良好,但如今随着 DeepSeek的普及,优势不再,还因过去成果不佳饱受质疑;美股映射投资策略曾经火热,如今却逐渐失效,主要因为其对标股价而非PE,且北美AI应用高股价、高PE,对标难度大;自身逻辑清晰且能数据验证的应用是最佳投资选择,互联网大厂和运营商的国资云相关企业有望率先通过数据验证;中国特色AI应用聚焦于政府端(G 端),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比本地部署更有效的供给。
投资 AI 应用虽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它没有像 AI算力那样完整清晰的产业链,过去纯粹炒概念的做法给市场留下了不良印象,并且目前处于发展早期,研究数据匮乏,投资分析难度较大。不过,AI 应用的行情正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从普涨、炒卡位,发展到现在的炒产品阶段,未来还将进入炒数据阶段,在此过程中,投资范围会逐渐缩小,但个股涨幅可能大幅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在 AI 应用投资方面优势显著。恒生科技指数的PE - ttm处于过去十年的23%分位数,低于A股典型的应用型行业。出海应用、美股映射类以及自身逻辑数据验证类应用在港股均有布局,且港股AI应用公司在公司质地、AI 投入、产品研发和推广进度等方面都优于A股,是中国A应用投资的主战场。

数据来源:wind,2015.04.12-2025.03.26。
DeepSeek 日活跃用户数超越豆包,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用户数据变化,更预示着 AI 应用投资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大家需要深入研究、把握趋势,可以通过布局AI相关的基金作为切入点,来握住AI赋予的时代红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请理性选择基金。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基金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和相关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
$国寿安保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OTCFUND|020722)$ $国寿安保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C(OTCFUND|020723)$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