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好久没写ETF份额变化了,

今天更新一波~

01

互联网

恒生科技ETF,去年2月以来份额就持续减少,每出现一波行情份额就要少一些。

2月28日,恒生科技ETF单日大跌6%的时候,份额增加过一次,但也仅限这一次,看来资金走的很坚决啊。

其他几只规模比较大的中概互联ETF也都是类似情况,

恒生互联网ETF,去年4月以来被净赎回了约一半,近期才小幅增加。

中概互联网ETF,被净赎回了1/3左右,近期也没有明显增加。

中概互联ETF也是一样,持续失血,被净赎回一半。

为什么持续被净赎回呢?

“回本出”是一个主要原因。

以恒生科技ETF为例,红线是基金的实际走势,绿线是我们估算的基民平均持有成本,每次红线和绿线相交的时候都会触发一波赎回,去年9·24暴涨后红线始终在绿线之上,意思是只要你有在底部持续补仓,大概率是回本的,也难怪触发了这么强烈的赎回盘。

但让人疑惑的是,最近外资纷纷唱多中国资产,也有汹涌的南下资金去抢筹,基民却不为所动,任由恒科高位震荡,始终不愿意冲进来。

有这么做的小伙伴呢?可以评论区说说原因,是一定要等到行情跌下来才会抄底吗?

02

宽基

宽基是去年的主角,2024年沪深300涨了14.68%,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只涨了3.45%,跑输十几个点,引发了“主动基金跑不赢指数”的讨论,基民纷纷转投宽基。再加上去年两波下跌中国家队的出手,几只大宽基ETF都实现了规模的跃迁。

但今年,情况逆转了过来,主动基金再次跑赢指数,宽基ETF也就持续被净赎回。

我统计了去年底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几只大宽基,包括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悉数被净赎回,去年10月8日到年底被净赎回643亿份,今年又被净赎回了317亿份,合计被净赎回960亿份,赎回率是16.5%。

收益情况,

我们以创业板ETF为例也算下,

虽然不断抄底补仓,但行情持续下跌,没有像样的反弹和震荡,基民整体就是亏的。

去年9·24后,整体虽然实现了回本,但考虑到2024年上半年行情低位时主要是汇金在增持(2024年上半年,创业板ETF份额增加91亿份,其中汇金增持113.63亿份),散户基民中到底有多少赚到了钱?恐怕比例不高。

这就衍生出另一个话题——“回本出”的比例不高,创业板ETF却被净赎回较多,是有人选择认赔离场,割肉了吗?

看红圈圈出来的部分,去年9·24行情中,创业板ETF份额暴增,应该有不少人高位冲进来,割肉的可能性还真不低,有没有这么做的小伙伴?也欢迎讨论下~

03

宽基、大规模互联网ETF都被持续净赎回,哪些ETF被净买入呢?

我也统计了下,主要是这几类:港股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红利、消费、黄金、QDII。

其他的,券商、光伏、地产等也有被买入较多。

(1)港股科技

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这3个指数的成分股和“恒生科技”重合度较高,都以港股互联网为主,但却被持续净买入。

以“港股通互联网ETF”为例,除了2024年2-5月的那波反弹外,其他时间都是持续净买入。

我把相关基金汇总到一张表里,

就我们举例的那只恒生科技ETF今年被赎回较多,其他基金份额基本都有所增加。看收益,彼此之间相差不大;看费率,有差别,但部分高费率的基金份额增加也挺明显的。所以,到底是啥情况啊,有点迷...

(2)红利

红利也有点迷,科技如火如荼,红利原地踏步,却有不少红利基金份额增长明显。

以“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为例,去年12月后突然获得了一波持续的净申购。

还有规模比较大(最新规模224亿元),比较有代表性的“红利ETF”,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份额直线增加了约50%,到底是谁在买红利呢?

(3)光伏

同为新能源,光伏ETF的新能源车ETF的走势较为接近,但2025年春节后走出了噼叉行情,新能源车ETF持续上涨,光伏ETF原地踏步,光伏ETF的份额也因此大比例增长,是有资金在两者之间搬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天天精华君

$创业板ETF(SZ159915)$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科创芯片ETF(SH588200)$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