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A股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截至日期:2025/3/28


【市场回顾】

一、市场横盘震荡,医药、化工、贵金属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A股方面,本周市场高位震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外部扰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特朗普将在4月1日的研究报告出炉后决定关税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提“对等关税”政策,宣称在具体执行时会具备一定“灵活性”。 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反复无常,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升温,外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第二,内部政策真空期加剧资金观望,融资资金动能减弱。本周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萎缩至1.5万亿元以下,较2月峰值下降近30%,显示资金在政策真空期和外部扰动下选择观望。两融余额虽维持高位,但融资买入额回落至日均1500亿元以下,杠杆资金动能减弱。

第三,财报季压力显现,“故事股”的业绩证伪压力上升。市场即将进入4月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投资者在财报季更加重视“叙事”与基本面匹配度,“故事股”的业绩证伪压力上升,前期涨幅透支预期的部分科技和题材板块相对承压。

结构上看,医药、化工、贵金属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医药板块主要受益于集采政策优化,医保局近期发布的《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新药不集采、竞争不充分品种不集采”,医保政策出现从“唯低价”到“重质量”的重要转向。化工板块主要受益于化工品涨价潮+地缘风险催化,溴素年内涨幅达30%,此外钛白粉、硫酸等基础化工品价格年内涨幅超60%-100%。贵金属板块主要由于美国4月2日对华加征关税临近,叠加红海航运危机升级,推升避险情绪。

港股方面,外部扰动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港股震荡走低。

图:中国1-2月经济情况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5年2月)

图:中国3月EPMI情况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5年3月)


二、A股或已进入震荡期

3月的两会政策对各项经济数据的目标确定,后续各项政策有望进入到加速落地的阶段,经济有望仍保持稳定或弱复苏的态势。1-2月政府融资增速仍保持高位,预示后续财政开支将会进一步发力。总需求有望保持稳定。从1-2月工业用地和企业中长期社融的情况来看,企业资本开支整体仍保持弱势,预示供求关系仍在持续改善,企业自由现金流将会持续改善。AI+突破关键渗透率后,随着大厂资本开支的增加,AI+整体从主题概念的阶段进入产业趋势加速阶段,并逐渐开始产生收入和利润。近期或需要关注业绩披露期效应再度发挥作用所带来的AI+里面缺少业绩支撑标的调整,并更加聚焦业绩稳定或边际改善、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的板块和标的。

图:美国2月通胀情况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5年2月)

三、 行业关注有色金属、港股新消费、汽车、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保险、AI

思路一:有色金属。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关税干扰全球多个金属贸易结构,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多国反制,金属价格渐强。相对看好铝铜金等中长线投资价值。加上地缘局势等问题,近期金属供应的干扰不断,有望推动有色金属板块上行。思路二:港股新消费。政策红利密集释放,前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生育养育补贴政策落地(如呼和浩特试点),免税政策优化,叠加文旅消费、智慧医疗等新型消费被专项支持,新消费已成政策重点发力方向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外需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促使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性凸显。港股消费企业普遍具备跨境经营优势和新消费生态的差异化优势,有望充分受益。

思路三:汽车。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伴随软硬件算法成熟、硬件方案降本、消费者认知度提升、车企竞争加剧等,高阶智驾有望迎来渗透率的加速提升,汽车智能化有望带动汽车产业链价值量提升。

思路四:银行。银行基本面相对更加稳健。当前经济运行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特征,但从整个经济周期视角看,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助力经济改善,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回升。

思路五: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力行业现金流充沛+高分红,具备一定防御性配置价值。水电经营持续相对稳健,来水改善和电价上浮推动业绩提升。火电是我国发电结构的基石,具备较强稳定性和可调节性,是解决消纳问题的重要力量。

思路六:保险。政策坚持稳中有进,持续呵护经济基本面回暖向好,巩固资本市场稳中向好态势;宏观资金面宽松,中长线资金有望加速涌入筑牢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随着A股市场持续向好、投资者情绪持续提升,保险板块景气度和基本面有望延续向好趋势。

思路七:AI。当前AI板块正迎来“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政策催化”三重驱动下的历史性投资机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科技支出显著增加,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AI终端等方向。DeepSeek R1模型技术突破引发产业格局重构,国产替代与成本革命共振。AI应用场景向高价值领域深度渗透,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消费终端、政务民生等千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关注技术突破层(多模态开源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边缘计算芯片)、场景应用层(工业智能体、AI+医疗诊断、政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政策受益层(智算中心建设商、数据合规服务商、AI伦理治理平台)等多个受益于AI技术革命的投资方向。

【债市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日期:2025年3月28日

【债市回顾】

本周债市情绪波动较大,周初市场对央行破惯例提前公告MLF反应强烈,随后在公开市场操作频繁超预期及多空传言影响下,收益率有所回弹,本周债市整体收益率下行。上周五,早盘债市暖意延续,但在央行资金净回笼表明态度后,收益率整体转为上行,午后受市场传言影响,尾盘收益率上行幅度进一步扩大;周一,早盘央行大额净回笼流动性,但资金面并不算紧,叠加权益市场震荡走弱,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下午降准小作文及央行首次提前公告MLF操作并进行机制改革,市场反应强烈,现券收益率迅速大幅下行;周二,早盘市场延续MLF结构性降息多头情绪,叠加央行大额净投放,现券收益率震荡下行,但触及1.79%后开始获利回吐,午后股市翻红及资金面并不宽松,止盈情绪继续发酵,推动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周三,上午市场出现大行买入7Y国债及降准传言,多头热情点燃,尾盘路透社报道称市场人士证实大行入场配置债券,债市继续上涨;周四,债市早盘受资金净回笼打击及A股反弹跷跷板效应影响,收益率震荡上行,午后央行副行长再提“择机降准降息”提振市场情绪,不过随后传言央行指导大行卖债、国债加发行及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再度将收益率拉升。

【债市展望】

近期央行将MLF操作方式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标志着政策利率工具属性淡化,但这或许暗示短期降准降息概率下降,市场或转入多空博弈的震荡格局。后续交易需强化灵活性,在捕捉利率债性价比修复窗口的同时警惕阶段性扰动。外部因素扰动或仍掣肘宽货币、长债下行空间或受到约束。但是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外需回落定价尚未完全显现、降准降息的预期透支得到合理修正,促使配置性价比相对显现或形成潜在机会。短期债市仍受货币政策态度及资金面扰动,波动或延续,短端优先关注存单及短信用,关注跨季后资金利率回落带来的流动性修复。关注经济基本面修复、央行态度转变和海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等。


【热点事件】

1、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3%,较去年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汽车电器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以旧换新政策惠及面扩大的带动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5.9%,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7%,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5.5%、19.9%、19.2%。(数据来源:Wind)

2、特朗普称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和芯片征收额外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3月24日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芯片征收额外关税。特朗普还表示,随着4月2日“对等关税”生效日临近,他可能会给很多国家提供关税优惠,但需要实现“对等”。特朗普签署命令,对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实施制裁,征收25%的关税。

3、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加强对外宣传推介。

5、央行:MLF将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2025年3月25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逆市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民生加银聚优精选混合(OTCFUND|013296)$ 聚焦消费电子行业机遇

$民生加银鑫福混合C(OTCFUND|007072)$ 可攻可守,灵活配置

$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C(OTCFUND|007732)$ 聚焦手机产业链AI创新机遇


风险提示:本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业绩承诺或收益预测,非宣传推介材料。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在了解产品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是在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突破!##深海科技概念连续走弱,止盈还是加仓?##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