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当智能驾驶重塑交通,当轨道交通网延伸向更远的边疆,一场由高端制造驱动的“新质生产力”革命正在中国悄然展开。在这场变革中,一支聚焦科创板硬科技的指数——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000693),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它为何被称为“硬核利器”?又如何映射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解码指数:高端制造的“创新浓度”
作为科创板七大硬科技领域的代表,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从科创板中精选50家市值较大的高端制造企业,覆盖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设备制造、先进轨交设备三大前沿方向。与传统的机械指数不同,该指数将75%的权重集中于计算机设备、工业自动化、精密仪器等“卡脖子”领域,而传统工程机械占比仅5%,堪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风向标”。

截至2025年3月7日,在成分股构成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高达68.86%,这一比例高于科创50(44.15%)和创业板指(34.79%)。这些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10.3%,是沪深300企业的5倍以上,展现出极强的创新基因。以人形机器人领域为例,前十大权重股中有五家布局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在轨道交通领域,高铁轴承、信号控制系统的国产化龙头企业亦被纳入其中。这种“高研发、高成长、高壁垒”的特性,使得指数成为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窗口。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
02政策与产业共振:站在时代的“风口”
近年来,政策层面对高端制造的扶持力度空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任务之首,2025年进一步提出“5万亿制造业设备更新计划”,多地配套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智能制造企业给予最高30%的技改支持。这种“中央顶层设计—地方精准施策”的体系,为行业注入持续动能。
产业层面,四大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并在汽车制造、智能仓储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自主研发的柔性关节技术打破海外垄断。
汽车智能化赛道
L3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有望突破15%,本土供应链主导的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轨道交通方面
高铁轴承国产化率已提升至97%,国产产品通过了120万公里耐久测试,跻身国际一流水准。
工业自动化领域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升至世界第三,工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从“应用大国”向“技术强国”跨越。
这些突破不仅重塑产业格局,更让指数成分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科创机械成份股中属于“专精特新”的企业净利润同比(TTM)增速9.88%高于创业板指、科创50成份股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增速。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
03为什么值得投?
其一,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属性。 成分股多处于产业链上游,为新能源、机器人、智驾等热门赛道提供“工业母机”。例如,工业机器人关节所需的精密减速器、智能驾驶依赖的高精度传感器,均来自这些“隐形冠军”。历史数据显示,新能源、机器人等单行业行情中科创机械均有一定收益,指数本身呈现多科技细分行业Beta属性。
2020年-2025年科创机械、新能源车和机器人行业指数涨幅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14日
其二,周期与成长的“双轮驱动”。 作为典型的顺周期品种,指数既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复苏带来的设备更新需求(我国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出口额连续10年正增长),又享受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截至2025年3月7日,指数市盈率处于相对低位,资产安全边际较高。与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扩张形成鲜明对比,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
其三,科创机械指数具有小市值、高弹性的特点。指数整体市值仅128亿,略低于科创100(200亿),远低于科创50(700亿)。100亿以下的成份股共29只,市值规模在300亿元以下的成份股 45只。

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
这种“小而美”的特征使其在反弹行情中表现突出,从最近3次底部行情的反弹中均有不错的表现,弹性非常高。这种特性既带来机遇,也要求投资者对波动保持足够耐性。

科创机械指数近5年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3。科创机械指数历年表现:2020年22%、2021年32%、2022年-19%、2023年-13%、2024年-11%
04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复杂性和高波动性构成天然门槛。以某机器人概念股为例,其股价曾在一年内经历62%的最大回撤,凸显了个股投资的风险。此时,通过ETF布局成为更理性的选择——既能以较低管理费一键覆盖全赛道,规避技术路线更替带来的个体风险,又有望享受行业整体成长的红利。
从车间里的机械臂到飞驰的高铁列车,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智能工厂的工业大脑,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000693)记录的不仅是中国制造的硬核突破,更是一个国家向“智造强国”跃迁的坚定足迹。当政策东风遇上产业浪潮,当“小巨人”们的创新火花汇成燎原之势,这场属于高端制造业的故事,或许才刚刚翻开序章。


作为全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该指数的ETF,嘉实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ETF(认购代码:588853)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高端制造的便捷工具。
嘉实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ETF
认购代码:588853
3月31日起重磅首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