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以来的反弹行情里,截至6月18日,中证消费指数涨49.99%,中证白酒指数涨57.70%,可以说是非常惊艳了。

人们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刺激了消费企业的业绩和股价上涨,消费行业成了价值投资的首选,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消费行业估值是不是太高?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6月20日,朱雀产业臻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15年老将、金牛奖得主张延鹏做客雪球访谈,分享对消费行业的看法。朱雀基金,是由百亿级私募巨头朱雀投资私转公而来,追求“绝对回报”的长期理念,淡化短期排名,做价值投资的追随者。朱雀基金聚焦产业链研究模式,在大消费、先进制造、TMT、医药等四大行业,有深厚的投研积淀。

注:张延鹏曾作为投资顾问团队投资经理参与朱雀18期的投资运作,荣获《中国证券报》2018年6月颁发的“2017年度金牛私募投资经理(五年期股票策略)”。

朱雀投资是对朱雀股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朱雀股权”)、上海朱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朱雀资产”)、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简称“朱雀合伙”)及相关企业的总称。 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百亿级资管规模”含投顾规模。

以下是球友和张延鹏的互动实录:

韭菜界小学生:

请问基金经理,消费行业现在估值是否太高了?未来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速和ROE吗?

张延鹏:消费行业各子行业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在各个子行业之间,壁垒高的食品饮料估值相对较高,而类似服装等行业估值较低。 并且行业内部估值分化也越来越剧烈,零售行业内,市盈率十几倍与三四十倍的优势公司并存。 其背后是对公司行业空间、壁垒、增长持续性判断的差异。

所以估值是否高,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对于未来持续增长的判断,静态的高估未必是高估,静态的低估也未必就是便宜,需要辩证地看待。

未来的ROE能够持续高,要看其盈利能力,杠杆率,周转率的变化。其背后还是品牌力,渠道力、竞争格局、团队的综合判断。 行业格局清晰,品牌、渠道力强、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维持高ROE的概率高。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逻辑判断完成后,就需要持续的动态跟踪与调整判断。

雪夜轮回:

现在都说消费股票贵,怎么判断消费行业的上市公司估值是否合理,现在买到底贵不贵?

张延鹏:评价估值主要从行业空间、商业模式、治理结构、财务评价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判断。不同子行业之间差异也比较大。

关于消费品估值贵不贵,简单说几点:

1、 参考美国市场几十年历史,大牛股主要出现在三个行业:消费、医药、科技。经济发展过了第二产业驱动的时代,进入消费驱动时代后,看长期,消费行业出现牛股是必然的。

2、 消费品估值的锚相对稳定,成熟市场的消费品PE估值中枢一般都在20-30X之间。A股目前大多数消费龙头估值在此区间,谈不上贵。

3、 由于行业渗透率提高,龙头企业未来增速中枢会往下走,但依然会快于GDP增速。通过大比例分红,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ROE。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公司ROE为20%(很多龙头消费企业更高),50%分红率,其内生增长率=20%*(1-50%)=10%,其估值为25X,买入长期投资回报率=1/25*50% 20%*50%=12%。25倍买了一个10%增速的企业,看起来一般吧,但实际这是很不错的收益。现在几乎A股所有消费龙头的增速还是高于10%的。

 

知类:

请教张延鹏总一下,目前白酒行业的这种挤压性增长未来还能持续吗?高端白酒目前是真的供不应求还在泡沫化?

张延鹏:从白酒行业来看,09-17年产量复合增速为6.8%,考虑到渠道中有一定的库存,预计销量也维持中个位数增长;结构方面,高端白酒09-18年销量复合增速为10.1%,尤其在经历了12年限制三公消费之后的短暂低谷,近年来重回高速增长(高端14到18年复合增速近17%)。

高端白酒的长线逻辑在于销量平稳增长,价格天花板持续打开。量方面,高端白酒销量从09年2.6万吨增长至18年5.8万吨,CAGR达10.1%,未来2-3年仍有望维持10%左右的复合增速;价格方面,高端白酒出厂价(主力标准瓶量价加权)在持续提升,未来叠加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调整因素,仍有一定增长余力。因此从量价拆分来看,未来2-3年行业增长中枢预计维持10-15%。

高端白酒的量价后续稳定增长的概率较大。

  

12年价值投资实践者:

这些大消费股有没有天花板?

张延鹏:大消费品类的天花板很高,但具体每个公司需要具体分析。

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公司成长很持续,但是其实失败的案例也很多,至少大家之后很少去关注了。失败的案例,在纺织服装、商业零售、食品饮料、旅游酒店里都有。

所以消费是好行业,但是对投资研究的考验也很高。

 

hiwithme:

有哪些消费股还处在成长阶段呢

张延鹏:这需要具体分析。比如线下零售总体增速很低了,但还是有龙头零售公司处于较快增长阶段。 一些食品行业总体增速很慢,但龙头公司增长依旧较快。 还有一些新兴消费子行业增速很快,但是行业内很多公司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总体处于投入期,盈利情况不好。

总结来看,在稳定的消费行业里,有龙头公司份额提升,增速较快;在一些新兴消费子行业内,不少公司收入增长快,但是投入很大,盈利情况不好。

 

狮山宁采臣:

现阶段买酒etf划算么?或者说有其他性价比更高的

张延鹏:首先要对白酒行业总体有一个判断。 其次对ETF的构成就行分析,持仓主要是哪一类白酒公司。 还有就是要结合估值水平,这决定中期投资的回报率水平。

 

大米少侠:

中国的消费行业竞争格局将如何发展,食品饮料的哪些细分赛道在未来确定性高?

张延鹏:消费行业各个子行业差异较大,但从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行业来看,头部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是相对确定的趋势。当然具体公司之间会有差异,需要具体来分析。

食品饮料与大家日常消费直接相关,大众食品,如乳制品、调味品等未来成长的确定性高。 白酒总量增长放缓,但高端和低端中的优势品牌公司的持续增长确定性较高。

 

静言思1:

请问在热闹非凡的家电圈您最看好哪家股票?为什么您选这家

张延鹏:家电行业里一些主要子行业都逐步进入到龙头份额持续提升的阶段,这个阶段,更多是对这些龙头公司来具体分析。 在竞争实力接近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的影响就较大。我们更看好治理结构好的优势公司。

 

apple老爸:

白酒高估值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张延鹏:消费品估值较高背后隐含的逻辑是持续增长的潜力大,现金流好,通过现金流折现模型,可以看出对应的市盈率估值较高。

这一点从海外的市场的很多案例看都能够证实这一点。

白酒的逻辑也是类似,还是看好中长期需求的稳定,以及行业内优势公司持续增长的确定性很高。

 

沉默的嫩韭菜:

还看好喝酒吃药吗?

张延鹏:首先是看对未来需求的判断。

其次对酒类和医药行业的分析。 医药行业近两年政策的调整会带来行业的充分洗牌,但其中创新力强的公司,则带来了中期投资机遇。

最后,投资是买未来,但是起点的估值也重要。

小桐桐他爹:

大消费里包括医药行业,目前国家为了降低医保支出,出台了4 7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以及按病种付费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对药企产生巨大影响,相对来说疫苗行业受影响是不是较小?请问疫苗板块投资有没有好的机会和标的?

张延鹏:从监管来讲,疫苗领域属于特殊药品,相较一般药品监管更为严格。比如说普通药品流通属于两票制,2017年山东疫苗事件后,全行业改为一票制,即从厂家直接发货到疾控中心;比如药品已经可实行MAH,交由CMO厂家代工,但疫苗依然严格禁止。2018年长生事件后,国家重视程度更为加大,特意出台《疫苗管理法》,尚等待人大正式批准。

疫苗简单可分为一类免费疫苗、二类自费疫苗,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震动全行业的4 7的带量集采模式,在一类疫苗领域已经执行多年,而且是全国范围、疾控一家采购,可想而知一类疫苗量大、价低,现在基本作为公益任务由央企中生集团承担,社会效益大,民营机构无利可图,利润空间相对有限。

5月份新闻,已有约10年未调整的国家免疫规划即一类疫苗将有所扩充,此次调整将涉及两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特别是后者若调整为免费,国家又如往年一样严厉压缩价格,对该品种及相关国产自费的联苗竞品都可能产生压力。

其他二类自费疫苗,由于一票制,中间流通环节被打压,生产厂家利润相当丰厚,是很好的细分领域。目前市场很关注一些国产的大型疫苗能否获批,若能获批,对相关公司将有很大提振,但获批可能性市场有争议,获批时间方面由于长生事件后药审中心有所“调整”,可能也有一定不确定性。

 

优质企业合伙人:

请问金牛基金经理,消费行业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化解?您觉得价值投资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白酒行业估值差异较大,是合理还是待均值回归?医药行业面临医保控费的利空,头部企业转型创新,在您看来行业调整期有多久、会否伴随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估值方式会有哪些调整?大消费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部分企业估值高企,您的基金如何把握建仓节奏?部分消费行业企业在不断提价的过程中营业收入也在下降,是透支企业价值还是维持高端品牌的需要?谢谢。

张延鹏:消费行业面临的风险,一方面行业政策、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另一方面是个股具体的投资风险。还有就是估值过高,回报下降等风险。

通过产业链研究模式,尽可能对全产业链环节充分了解,来预判可能的风险。

还有就是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来规避个股的风险。

再有就是适当的取舍,估值过高的公司,控制比例。有正向布局也有逆向布局,控制组合的持仓结构平衡。

价值投资最大的挑战,还是知行合一。 投资的模式,需要长期检验不断完善,没有完美的,只有经过长期磨炼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未来估值分化将是趋势。关键是企业的判断不要搞错。估值是其次。

医药行业短期的负面因素,对中期布局时好的机会,关键要找出有持续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正向与逆向相结合,持仓结构平衡,控制节奏,逐步建仓。

提价的影响,最终如何评价,往往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之前可以给出预判,并根据调研情况动态评价。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朱雀基金的财富号 2019-06-21 13:31)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