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这是手机厂商OPPO的宣传广告,使得OPPO敢于喊出这句话的背后,离不开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支持。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原为新能源科技集团(ATL)的动力电池分部,2011年分拆独立之后,迅速成长为国内电池行业巨头。今年11月,更是在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其招股说明书,准备冲击IPO。
根据其招股书披露,宁德时代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2.1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左右,计划募集资金131.2亿元。按此估算,宁德时代的市场估值至少在1300亿元左右,直追“创业板市值第一”。本文刊发当日,创业板市值最高的股票是温氏股份(总市值略超1300亿元)。
与普莱德切割
正所谓“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霸气招股书的背后是宁德时代惊人的业绩成长作为支撑。最近三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及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令人咂舌。
招股书显示,2014 年、2015 年及2016 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67 亿元、57.03 亿元、148.7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4.31%。净利润分别为0.56 亿元,9.51 亿元、30.8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42.70%。2017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为62.95亿元,同期盈利为23.19亿元。公司2014年底净资产为3.35亿,2017年6月为231.54亿元,增长了68倍。
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分别7.15亿元、49.81亿元、139.76亿元和53.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17%、87.98%、95.55%和87.14%。
成立仅仅6年的宁德时代能够获得如此成绩,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品牌客户。在获得宝马青睐成为其电池供应商后,还相继取得了吉利、宇通、上汽、北汽、大众等国内外诸多整车品牌的青睐。
招股书显示,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及2017 年1-6 月,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91%、82.62%、79.49%和60.50%。今年以来,吉利成为宁德时代最大客户,销售额为9.23亿元,占其营收比为14.67%。随后四位大客户分别是:普莱德新能源电池(以下简称“普莱德”)、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披头条仔细研究客户列表发现,2015年以来,普莱德新能源电池一直位列宁德时代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在12-18%之间。然而,这一重要客户却曾经是宁德时代的关联企业,宁德时代普莱德23%股权。直到2017年4月,宁德时代才向东方精工(002611.SZ)出售了普莱德的股权。而对于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招股说明书中并未详细披露,只称“双方交易价格按照市场化原则、参考可比产品的市场价格协商定价”。
另一方面,根据普莱德全体股东与东方精工签署的《利润补偿协议》,普莱德的利润承诺为2016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2.50亿元、2017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3.25亿元、2018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4.23亿元、2019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5.00亿元。如果普莱德业绩未达到约定条件,则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原普莱德股东应按《利润补偿协议》约定的公式计算向东方精工支付补偿金额。这意味着宁德时代还背负着业绩对赌下的潜在义务。
电池售价逐年走低
在竞争激烈的电池领域胜出,宁德时代靠的是强劲的技术研发实力。
宁德时代对于产品科技研发的重视度极高。招股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方面。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267.32万元、2.81亿元、10.81亿元和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3%、4.96%、7.39%和10.96%。而对比国轩高科、坚瑞沃能、成飞集成、亿纬锂能等同行数据,宁德在研发的投入是最高的。
宁德时代研发费用与营收占比与同行比较情况如下:
加大研发的背后是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近两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热,大量竞争者和资本涌入,电池价格战的苗头已经显现。
信披头条在招股书看到,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单价在快速下降,从2014年到2017年6月,动力电池系统均价分别为2.89元/Wh、2.28元/Wh、2.06元/Wh、1.52元/Wh,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1.3%、9.74%和26.2%。可以看到2017年由于政府补贴标准调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但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2016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幅度较少。而在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依然维持在37.1%的较高水平。
然而电池制造毕竟属于高度精细的行业,建设一条产线从设备采购到运转调试,再到批量化生产,其中所花费的成本、时间、精力都是巨大的。而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规划的产能转化为实际产量的却并不多,“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显现,市场也将进一步集中,仅宁德时代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今年第一季度就达到了约30%。
逐年走低的销售价格也直接影响了宁德时代的业绩表现。根据招股书,宁德时代2016年净利润为30.89亿元;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0.2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7.16亿元,增速放缓势头明显。
多支基金突击入股
在宁德时代上市之前,产业资本涌入。
2016年12月招商动力、博裕二期、上海云锋、先进制造、国投创新、天津君联等入股宁德时代。其中,招商动力出资最多,达到29.1亿元,此轮增资合计达80亿元。2017年3月,宁德时代又引入常州欣德等3家机构以及自然人万景照,募集资金超过40亿。2017年6月,宁德时代又发起一轮增资,德茂海润出资10亿元入股。
前两次的增资入股价格均为130.43元,6月5日,宁德时代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0股。而德茂海润出资是在转增股本之后,其43.48元的出资价格相当于复权后的130.43元。
信披头条了解到,增资入股的产业基金也都来头不小,招银动力LP是招银国际,上海云锋LP中汇集着泛海控股、华谊兄弟、苏宁控股和新华联等知名民营企业、华鼎新动力LP是川能集团。
此外,两家汽车集团也间接参与了宁德时代的增资,上汽集团投资管理公司在常州欣德的份额为44.90%,长安汽车在德茂海润的份额为32.67%。
值得注意的是,3次增资的价格为43.38元(转增后价格),而此次拟发行不超过2.17亿股,募集131.2亿元,照此计算,IPO发行价格约在60.46元左右,较增资价格高出39.37%。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