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前一周证监会批文下发,下一周正式发售——这不仅仅是今年年中“科创板基金”的审批和发售速度,还是近期6只创新类型“浮动管理费基金”的速度,11月21日审批结束,将于最快11月28日发售,可以预计到这类基金的市场欢迎程度。

为尽快学习好“浮动管理费基金”知识,小编归纳了如下要点:

一、什么是“浮动管理费基金”?

此类基金采用“低固定管理费率+达标获取业绩报酬”的收费模式,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管理费回馈投资者,同时以浮动业绩报酬与投资者深度捆绑,风雨同舟,最大幅度改善投资者的收益体验。此前绝大多数公募基金都是固定管理费率产品(如1.5%管理费)

二、本批次浮动管理费如何规定?

投资者单笔赎回时计提业绩报酬,年化收益8%以上的部分才收取20%业绩报酬,不到年化8%不收业绩报酬。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资管新规2020年底正式实施,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不再存在,故“年化收益8%”不会是一个保本保息承诺,而是一个双赢考核机制。

三、为什么监管部门要推进“浮动管理费基金”?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从2005.10.13至2019.9.27,共13.96年,公募主动股票方向基金的长期业绩为累计收益率710.02%,年化收益为16.16%。

但是长久以来,会时常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一是部分基金经理长期业绩不稳定,二是部分投资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投资习惯和投资周期。

当前上证指数位于3000点以下,选择本批浮动管理费基金,实现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绑定,通过长期持有(本批次有1年、2年、3年)和退出提取业绩报酬的运作机制,改善盈利体验。

基金公司有了科学激励机制,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也方面投资者找到并锁定优秀的管理人。

以2年持有期为例,2005年以来,任意时点买入普通股票型基金并持有两年,平均收益为52.25%,最高收益为480.9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9-09-30)

“利益捆绑+低点买入+长期持有”才是适合最广大基民朋友的投基形式。

四、与之前已有的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有什么进步?

1、赎回时才提取业绩报酬

大部分已有的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和私募产品,多数采用每个开放期或者逐日/季度对日计提业绩报酬,容易出现管理费收取上的错位,客户可能支付了较高的管理费但是未必能够享受较高的收益。

本批次产品,仅在投资者赎回基金时,才会衡量是否收取年化8%以上的业绩报酬,故是完全与投资者盈利挂钩,同时锁定期(1年、2年、3年)指的是投资者至少持有的期限,并不是锁定期过后一定要赎回。

2、较长期持有

锁定期(1年、2年、3年)满后投资者可以赎回,通过长期持有消化股市的波动,适合最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周期,扭转投资者短期非理性频繁申述行为,分享股市波动中成长的趋势,争取实现更大概率的盈利。

3、门槛降低

私募基金和专户产品普遍采取“浮动管理费”机制,但门槛比较高,需要100万元及以上才可购买,而公募基金是适合大众投资的门槛低的产品,通常10元即可购买。

本批次“浮动管理费”基金可算作“普惠金融”的一次落地,降低门槛,让老百姓既能享受公募基金的平台、风控和透明度,也能体验私募基金的机制和服务。

五、“浮动管理费”产品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有什么特殊要求?

1、公司筛选

《中国基金报》报道,今年7月底,监管曾召开部分权益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开会,主要围绕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的酝酿推出,故首批次6只浮动管理费基金,均是选取的中长期业绩优异的6家基金公司进行发行,从公司层面就有了强力保障。

2、基金经理筛选

从基金经理的挑选上来看,基金公司更注重对基金经理的中长期考核表现,如对于历史管理业绩、波动、回撤、从业年限、管理规模有着更高要求,基金经理个人考核上与产品高度关联,个人奖金递延发放等,使得基金经理对基金更加负责。

从本次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来看,均是经验丰富、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Wind上暂缺中欧和兴全的数据)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旱涝保收”等现象一直被投资者诟病,本次“浮动管理费基金”开闸,将标志着基金业将大力发展这类产品,期待能够打破投资困境,实现利益捆绑,风雨同舟,提高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盈利体验!

 

你会选择投资哪几只基金呢?

(来源:时光基的财富号 2019-11-24 22:34) [点击查看原文]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