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摘要:与五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下跌了约16%,其原因可以用对外贸易发展受阻加以解释。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未来的地位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本文从略。今后,人民币汇率还将很大程度上受到对外贸易的影响,如果对外贸易发展顺利,人民币下跌的概率较小,如果对外贸易发展受阻,人民币将进一步缓慢下跌。由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是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故本文仅讨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或称之为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

关键词:人民币中间价 美元 对外贸易

一、人民币中间价处于下跌通道

5月25日,货币当局设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7.1209元,下调了270个基点,调整幅度颇大,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次日,中间价继续下调,下调了84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为7.1293元,创2008年2月以来的新低。


回顾过去十五年的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史,以涨跌趋势为标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7月21日至2015年8月10日,第二阶段从2015年8月11日开始。

第一阶段是人民币的升值阶段。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8.1100元,缓慢升值,升值到2015年8月10日的6.1162元,十年时间,升值了1.9938元人民币元,升值幅度约为24.58%。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贬值阶段。2015年8月11日,央行开启了人民币中间价变动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人民币中间价逐步下调。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中间价下调1136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下调为6.2298元,与上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相比,贬值了约1.857%。2020年5月26日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与2015年8月10日的6.1162元相比,贬值了约16.56%。贬值过程,历经四年多时间,年均贬值幅度约在3个多百分点,也算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钝刀子割肉,一点一点地收割吧。

二、今年外贸形势严峻

去年,中国外贸出现时隔两年的下跌现象,今年1月以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加剧了对外贸易的困难。由表1可知,2018年进出口总额为46230.4亿美元,2019年为45753亿美元,2019年比上年减少了477.4亿美元,出口比上年增长了110.1亿美元,进口却减少了587.5亿美元,因此,顺差额比上年增加了19.83%。今年1月至4月,承接了2019年外贸下跌的趋势,进出口总额同比下跌7.5%,其中,出口同比减少9%,进口同比减少5.9%,外贸顺差依然,但同比减少32.6%。(请参见表1)。


从大国贸易关系角度看,情况更加不容乐观。美国和日本分别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去年以来,进出口都出现了下降。

1.中美贸易。2019年,中美贸易大幅度减少。与2018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减少了923亿美元,减少幅度为14.57%,其中,出口减少了599.1亿美元,减幅为12.52%,进口减少了323.9美元,减幅为20.88%。贸易顺差同比减幅为8.5%。今年1-4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减幅为15.2%,出口减幅为18.2%,进口减幅为5.9%,虽然,尚有636.8亿美元的顺差,但同比减少23.9%。(参见表2)

2019年中美贸易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以归因于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如果贸易矛盾不能化解,贸易的进一步下降或成为一种趋势。今年1至4月的进出口规模的下降,至少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新冠病毒疫情。

2.中日贸易。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按照日本财务省的统计,2019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31,357亿日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1.3%。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9年,中日贸易也出现了下滑。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日进出口总额减少了126.7亿美元,减幅约为3.9%,其中出口降幅约为2.6%,进口降幅约为4.9%。对日贸易逆差额为285.3亿美元。今年1至4月,与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降幅为4.9%,出口降幅为4.9%,进口降幅为4.8%,贸易逆差为86.9亿美元。(请参见表3)。

由表1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已于2012年告别了年均20%以上的高增长时代,进入低速、甚至负增长的阶段。当然,今年1-4月的外贸,深受新冠病毒疫情之害,不能视作为趋势。疫情之后,外贸的反弹,是可以期待的。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网站。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对外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所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高速增长,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大国。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4.35%,出口依存度为18.48%,进口依存度为15.87%;2019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2.12%,出口依存度为17.54%,进口依存度为14.58%。与二十年前相比,我国外贸依存度下降了约35个百分点,但是,比美国、日本还是高出6至8个百分点。降低外贸依存度,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但是,它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手段,并非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货物贸易和服务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高达19.6%,外贸带动的就业人数高达1.8亿人,外贸带来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8%左右。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可以说,保外贸就是保就业、保税收、保经济发展。采用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外贸的发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外贸形势严峻之时,采用汇率手段,试图改善贸易竞争力,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本币贬值是否能够促进贸易发展,则是另一个话题。

四、对人民币中间价下跌的解释


1.中间价是怎么形成的。人民币中间价有一个形成机制,简单地讲,每天由主要的外汇交易商报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央行外汇机构据此给出平均价格,并根据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如果调节后的汇率,不符合货币当局的意图,还可以进行所谓的“逆周期因子”进行调整,最终得出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由此可见,中间价是以市场报价为基础,充分反映货币当局政策意图的汇率。


2.
贸易转折开启了中间价的下跌。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为什么向下调整?可以解释的理由是,中国对外贸易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低速、甚至负增长的新阶段,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也由升值转向贬值。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2.8%,进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4.1%,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8%。2016年,对外贸易承接上年跌势,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7.7%,进口总额同比下降了5.5%,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6.8%。


3.
近期人民币中间价下调的解释。由于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当外贸表现不佳时,外汇管理当局就会受到来自外贸等部门的压力,要求人民币贬值,从而刺激出口。


拥有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美欧日、不低于大多数国家,金融与资本项目实行半管制等情况下,人民币有什么理由贬值呢?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对外贸易表现不佳,货币当局试图通过人民币贬值的方法,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效果如何,另当别论。维护外贸的拳拳之心,可以理解。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变动趋势

由于对外贸易发展并不顺利,且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人民币中间汇率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但是下调幅度不会太大,小步慢走,且双向调节的策略可以预见。贬值而又有所忌惮,迫使货币当局,谨慎施策。

1.中间价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对外贸易下降情况下,采用本币贬值手段,并不一定有利于对外贸易收支的改善。但是,在对外贸易不振的情况下,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贬值,已经成为2015年以来央行的经验。由此可以判断,只要对外贸易情况没有改善,人民币中间价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中间价进一步下调的幅度有限。汇率作为一项具有宏观意义的经济变量,并非仅仅是为外贸服务的工具,如果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也不利于吸引外资、不利于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等等。

3.估计中间价将采用小幅双向调整策略。如果中间价持续单向调整,将形成明确的贬值预期,如果大幅度下调,容易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因此,货币当局将采用小幅调整的方法,尽可能不给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同时,采用有涨有跌的双向调整策略,淡化市场汇率预期。

总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进一步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化方式,仍将是温水煮青蛙。

2020年5月26日

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 笔记广场#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