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中的核心风险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评估的核心难点是信息不对称,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最佳替代手段是收取抵押物,逻辑上没毛病。
小微企业拿不到贷款,除了拿不出抵押物外,还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是作为整体,小微企业的“死亡率”高,信用风险大。全民创业阶段性解决就业,最终却只能造少部分人的富。
二是作为个体,小微企业的佼佼者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是优质放贷对象。但信评上规模不经济,也让银行望而却步。
但在抵押物之外,确实另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手段,那就是让信息变得对称。Fintech巨头利用广泛的大数据,一些地方性银行深耕本地的小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至少证明了一个道理,遇到障碍时,不止“绕过去”这一种解决方案,还可以“碾过去”。
大银行在小微贷上进展缓慢,或许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它不太“想”做。雪中送炭,在道义上站得高;在商言商,确实不是更好的生意。
另一方面,在存量经济时代,对资金的需求可能减弱,小微贷或许是难得的增量市场。
但任何概念喊多了就容易掺假,贷款创业和贷款消费是两回事儿。有时候,“贷款买手机”也能被描绘成通往美好人生的阶梯,却总让人觉得味道不太对。
相关产品:信诚中证800金融指数分级
相关证券:
#
行业分析#
- 信诚中证800金融指数分级(16552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