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发展数字经济除了要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构筑底层基建,还需要金融业同步进行数字化转型,金融数字化才能更好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在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费轶明看来,目前数字金融的发展是落后于数字经济的。费轶明在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量的数字经济新业态还没有很好得到金融的支持,很多金融机构业务、服务、管理模式相对偏传统,需要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新生代的需求。”

费轶明指出,发展数字金融要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构建数字“新基建”,推动金融机构从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基础架构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

发展数字金融的挑战

“加快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为金融科技从业者的费轶明认为,金融发展要匹配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模式,发展数字经济必定会要求数字金融跟它去做配套,然而目前数字金融的发展是落后于数字经济的。

从业务方面看,大量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企业、新业务,并没有办法很好地得到金融的支持。“大家也有很多抱怨,金融方面还是要‘搬梯子’‘扔砖头’,没有办法很好支持新经济,或者是新的经济业态发展。”费轶明表示。

从服务方面来说,很多金融机构服务的手段、渠道和模式,还是相对偏传统,需要金融机构对服务模式进行改造,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另外,数字安全方面的建设也有待加强。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指出,数字金融发展面临着数据安全、数字鸿沟、供应链安全、业务交叉风险等新挑战。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服务向线上化、智能化发展,在丰富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问题。在服务接入环节,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新特征抬高了支撑金融服务的软硬件门槛,影响服务可达性。

费轶明站在银行角度分析称:“银行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里面,有的在账务系统,有的在信贷系统,还有的在国际业务系统,需要把不同数据从不同系统里面抓出来进行汇总。光抓出来还不够,还需要明确对应关系,在一个体系内进行统一定义、统一接口。”

“客户关联关系是怎么样的,到底风险权重怎么去(做),这些在不同系统里面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银行说,在这个系统里面这两家公司是关联关系,跑到另外一个系统就不是。要把分散的非标数据,及时、准确地转化成有价值的数据,这背后有大量数据整理、清洗、定义等方面的工作。”费轶明称,看起来是给银行做一个报表系统,其实需要对银行全行的管理、经营做一个梳理,建立起统一接口和数据分析模型,达到一个数字化管理、经营的效果。

构建“数字新基建”

面对发展数字金融的挑战,费轶明建议,首先要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构建“数字新基建”。在“数字新基建”落地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具体来看,费轶明有三方面的建议:第一,通过建设数字政府,带动“新基建”在政府公共平台的落地。例如,金融壹账通与天津口岸合作的区块链试点项目、在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下上线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与数字广西合作的东盟金融数字一体化平台,通过政府发挥示范和带动,推动了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第二,在企业落地上重点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大型央企、国企的参与,带动行业使用率。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参与,才能更好推动新基建的落地。

第三,可以通过监管机构完善新基建在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使用。金融贴近民生,新基建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可以更好地与民生相结合,也可以实现以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

在费轶明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经历认知、学习、决策和创造四个阶段,“在金融行业的若干个领域、若干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做决策”。

另外,费轶明表示,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数字化,需要和数据加密、解密和密文运算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金融场景当中更多应用在跟外部数据对接,特别是多方参与情况下数据对接。“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如果是明文放在上面,所有人都看到所有的数据,必须要把它跟加密、密文运算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各方放心把数据放在上面,同时又能够做到数据应用”。

科技赋能金融数字化

站在整个金融数字化转型角度,费轶明认为,需要从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基础架构三个层次进行布局: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需要在产品设计、风控理念上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管理模式上数字化需要从管理理念、流程等方面适应数字金融的发展;在基础架构方面,要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到数字化转型当中。

“业务模式做数字化转型,需要有数据,还要银行自身的系统能够支撑。如果还是传统线下纸质的模式,写完报告还要走风控流程,一笔贷款几个月下来,也达不到数字经济对它的要求。”费轶明进一步举例说,“我们帮广东省金融局搭了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这个背后最核心的把广东省34个政府单位、250项政务数据集中在平台里,通过这个平台给金融机构输出一个企业数字化画像。”

费轶明表示:“我们还帮银行建立风控中台,通过底层标签平台的规则引擎,当数据进来以后,自动化转换成不同的标签,再根据不同的标签配不同的规则。另一方面,我们也帮助银行金融机构解决自己内部系统流程的问题。只有把这两块配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数字金融面临的难题。”

另一方面,费轶明介绍,“在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方面,我们帮银行做‘智慧经分’;在整个基础架构的层面,我们帮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分布式、模块化核心系统,譬如用人工智能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今年3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资源及生态优势,围绕金融科技创新、多元融资渠道拓展、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长期稳定、创新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数字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深度融合,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未来,将由金融壹账通代表平安集团推动双方战略合作。

对于和深交所的合作,费轶明表示,主要有业务层面、新技术应用及创新业务模式三方面。在业务层面的合作,深交所希望平安发行更多的债券、ABS(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

在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业务模式层面,费轶明表示,将推动智能语音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深交所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帮助监管机构提高效率,更好地发现资本市场潜在的风险。“在创新业务模式上面,我们有很深入的探讨,包括数字资产怎么认证和归属,怎么做定价,怎么做交易”。

记者 余继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