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本文仅讨论主动型基金。

今天在公司午睡,突然被同事的惊呼吵醒了,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说,某半导体基金今天涨了8个多点!这支基金的名字,对于我这种长期混迹基金投资圈的人来说,相当熟悉了。这曾经是一只闻名天下的神基,规模一度爆增到三百多亿。以单日的巨大涨幅吸粉无数。

我大约一年前,买过此基,仓位不重,赚了10多个点就撤了,自此再没有入手。因为那时我已经明白,这支基金不适合我。这种单日爆涨的情形,也不是常态。它不应该成为基金投资者追求的目标!

借用二鸟老师的一段话,先说说什么是基金投资的常态:

很多人嫌基金涨的慢,对年化收益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但中国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有其规律。绝大多数公募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落在10%-20%之间。年化15%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超过15%就算是优秀的了。少量顶级基金经理可以将年化收益率做到20%-25%。年化收益率达到23%就可以达到“十年十倍”,这是属于“皇冠上的明珠”了。长期年化收益率超过25%的,全球范围内都找不到

这支投资半导体的神基,曾连续两天累计涨10多点,两天时间,把有些基金一年的收益率给干完了。这显然不是常态,可是,有些基民,特别想追求这种效果,因此格外关注此种单日涨幅惊人的基金。这就是本文标题所说的,以妄为常之一种情形。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错误是:某基金一段时间表现不好,比如三个月的排名落后,或者半年、一年的收益率排名靠后,立即坐卧不安,抱怨连连,急于换基。比如最近易方达蓝筹精选,交银新生活力,评论区骂声不少。这两位基金经理前两年表现相当不错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太给力。这本是常态。基金经理的业绩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前面几年如果业绩太好的话,后面很可能就会落后一些,最终长期年化收益率会落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任何基金经理都躲不掉均值回归的规律

这些基民非常关注短期的排名,因为每天看一次三个月排名,的确都有涨得非常好的基金,相比之下,一些落后的基金,好像落后了好多,被甩了几条街的感觉。可是,张坤从业8年多,国内的基金经理中,近8年的整体业绩比张坤还好一点点的基金经理,相当难找了。杨浩经理从业5年多,近5年,比他业绩好的经理,也并不多。

最近一波反弹中,有些基金已经创出了今年的新高,我重仓的11支基金,仅有一支超过了2月18号的高点,其他10支离年内高点都还有些距离。能创新高的基金,自然了不得,可那些没创新高的,也很正常。毕竟沪深300指数,离年中高点还有不小的距离!

2019年,2020年,年收益率翻倍的基金不少,有些基友,就以为没买到翻倍基十分遗憾。其实正常的情况是,5年能翻一倍的基金,就不错了。如果你能这么去想,你买的基金半年没涨,或者一年没涨,都是常态,何必焦虑呢?

以妄为常的直接结果就是:频繁换基!评价基金,评价基金经理,至少以三五年的时间维度来考虑。好多基友持有时间不到一年就换基了,实在很难享受到主动型基金带来的收益。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此为首要原因!

以妄为常,这四个字来自于黄帝内经,本来说的是养生。在基金投资的路上,如果以妄为常,结果大抵不会好!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明白什么是常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