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沐霖
继共享住宿爱彼迎、共享充电宝怪兽充电、共享网约车滴滴出行上市后,哈啰出行、嘀嗒出行等共享经济概念公司纷纷扎堆IPO。据媒体报道,共享电单车松果出行今年也计划在美股IPO,拟募集资金为3亿美元。但缺乏流量入口和资金实力的松果出行能让投资者买单吗?
本文试图探讨以下问题:
1、松果出行是如何实现盈利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2、松果出行面临怎样的发展困境?
局限于县级市场,盈利或难以持续
天眼查显示,松果电单车品牌隶属于北京快松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15日,创始人是翟光龙。资料显示,翟光龙于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是天天用车创始人及CEO,2010年成为美团创始团队成员,2012年加入蚂蚁短租并出任CEO,后离职创业。
松果电单车自称是国内最早的共享电单车产品,主要聚焦于下沉市场而非一线城市。松果出行发布数据称,截至2021年3月,松果电单车已经落地全国24个省、近1000个县城,注册用户近5000万,每日骑行达300万人次,用户累计骑行约26.3亿公里。
据悉,今年1月,翟光龙曾公开表示,按照日均服务用户量统计,松果出行在县域市场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然而,从行业日均骑行次数来看,松果出行的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哈啰、青桔、美团是共享电单车领域的三大巨头。
其中,哈啰电单车(助力车)入驻城市超400个,用户累计骑行量超56亿公里,根据其招股书披露数据计算,2020年哈啰电单车日均骑行次数约为309万次。此外,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3月,滴滴(青桔)电单车日均使用约380万次,美团在300万次左右。对比可见,松果出行电单车的日均骑行次数不及青桔和哈啰,与美团不相上下。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报告》,截至2020年10月,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不同平台订单交易指数显示,青桔、哈啰和美团分别以42.5、37.6和18.6的交易指数分别位列前三,其他品牌交易指数仅1.3(共享电单车交易指数是根据平台交易的订单数、购买买家数、指定时间内的复购率等综合计算所得)。
这也就意味着,在电单车领域,位列行业前三的是青桔、哈啰和美团;而松果出行则被归类为“其他”,地位与上述三者不可相提并论。
在今年1月底,翟光龙还向外界透露,“目前,松果出行已经连续两年实现了全面盈利”。然而,青桔、哈啰和美团这样的行业巨头仍在亏损边缘苦苦挣扎。
资料显示,2018年,哈啰共享两轮车业务的毛利率为-54%,亏损严重,直到2019年毛利率才转正,达到6.4%,然而2020年该业务毛利率变化不大,仅为6.7%。而美团电单车也不好过,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在3月的财报会议上称共享单车、电单车业务的投资增加了亏损。滴滴在招股书中并未单独披露青桔电单车的盈利状况,但其电单车业务仍处在大力推广阶段,可以推测青桔也尚未实现盈利。
相比行业巨头,为何松果出行却率先实现连续两年盈利?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时代商学院认为,松果出行率先实现盈利的原因可能是规模尚小、成本可控。
一方面,松果出行只有共享电单车业务,业务结构极其单一。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电单车有更高的单价和周转率,盈利能力更强。
另一方面,松果出行聚焦于低线城市县域市场,避开一二线大城市,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车辆投放量小,且无需投入较大的后期配套运维力量,成本较低。
此外,松果出行并没有采用低价获客策略,而青桔、哈啰和美团等纷纷打起价格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套餐。目前松果出行实行2元起步价,超出4公里后每公里收费0.5元,首次免押金的收费模式,但时代商学院查看松果出行APP及小程序发现,与竞争对手不同,其并未在商城中推出相关骑行补贴或优惠券。
不过,尽管松果出行号称已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但其盈利规模恐怕不会太大。
首先,车辆投放数量和分布直接关系到用户触达程度,是共享电单车的核心竞争壁垒。而目前松果出行的投放量较小,一旦开始扩大运营规模和投放范围,加大车辆投放数量,运营成本会随之升高,每辆电单车的周转率下降,其盈利将大打折扣。
其次,共享电单车赛道日渐拥挤,三巨头及其他众多竞争对手正加速进入三四线城市。据报道,2021年滴滴(青桔)计划投放200万辆电单车,美团计划投放超100万辆电单车,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也入局了两轮电动车领域。而像松果出行这样避开一二线城市主攻下沉市场的小而美玩家还有密步、骑电单车、喵走、享骑、小遛共享等创业公司。
这意味着,即使保持现有的运营规模,松果出行“在县域市场的行业领先地位”恐无法保持,随着市场整体投放车辆的增加,不排除松果出行亏损的可能,其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产品结构单一,流量与资金劣势明显
松果出行至今只有电单车业务,产品结构单一,也是其发展劣势所在。
数据显示,整个电单车的市场空间已经趋于饱和。根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于2020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已投放共享电单车总量约500万辆。其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已投放共享电单车数量占比为50%,大部分中东部省份县级以上区域投放比例超过70%,个别省份接近100%。另根据艾媒咨询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将超过800万辆。松果若仍然抱着电单车业务偏安一隅,或将很快触及天花板。
如今下沉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与青桔、哈啰、美团相比,松果出行并不具备用户流量入口优势、雄厚资金实力、品牌优势,甚至是价格优势。
在流量方面,哈啰出行起家于共享单车,2016年开始推出哈啰单车,2018年正式上线哈啰助力车(电单车),支付宝这一月活跃用户超7亿的超级平台为其提供用户导流和免押金信用背书,时至今日,哈啰出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两轮车服务商,通过拓展打车、酒店预定等服务意在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而青桔电单车则背靠滴滴的流量池和出行场景的深厚积累,美团电单车虽然入场较晚,但背靠的是美团这一涵盖吃住行的本地生活服务大平台。
这些用户基数与业务体量庞大的超级平台显露出飞轮效应,其新业务获客成本近乎为零。
但松果出行创始人翟光龙对流量逻辑并不认可,他认为,流量逻辑在交通产业并不奏效。
事实上,哈啰出行招股书显示,其60.5%的电单车用户都来自于原有的共享单车用户,足见导流效果明显。
在资金方面,天眼查显示,青桔品牌所属的杭州小木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获滴滴天使轮融资后,2020年再获一笔超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其中8.5亿美元是来自滴滴内部。此外,据36氪报道,2021年2月,青桔完成了一笔6亿美元的B轮融资,同时获得超4亿美元的银行授信额度。
而哈啰出行由蚂蚁集团重仓投资,其在2018年就已推进至F轮融资,目前即将登陆美股。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是持股36.3%的第一大股东。美团则在2021年4月通过可转债和增发募资近100亿美元,并表示2021年会继续扩大共享电动车方面的业务。
天眼查显示,松果电单车在一级市场仅有1个公开披露的融资记录。
时代商学院认为,此次松果出行欲谋求美股上市融资,或是县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现有资金实力并不足以支持其扩张,以及巩固现有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松果出行创始人翟光龙认为,产业逻辑才是共享出行的经营之道,共享单车玩流量逻辑,最终创业公司都“消失了”,如果共享电单车依然用该逻辑必然会重蹈覆辙。因此松果出行选择打通产业链,建立电单车工厂。翟光龙表示,“很多环节都可以外包,这也是互联网逻辑的玩法,尽量的轻运营,但我们90%以上的环节都是自己做,包括建智能工厂”。
然而,这样一种重资产运营模式对资金需求极大,对于仅有天使轮融资的松果出行来说,重资产运营模式会导致其运营资金更加紧张,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问题加速其死亡。
再者,松果出行在电单车制造领域仍是初学者,其研发生产能力及水平或许还不如老牌电单车企业。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在车辆硬件技术安全性、用户安全建设体系等方面,松果出行不及三巨头。
尽管松果出行成立较早,率先瞄准下沉市场,但其恐无法在青桔、哈啰、美团三大流量巨头及其他竞争对手的夹击下站稳脚跟。如今共享电单车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若松果出行再不做出强有效的改变,在行业马太效应下,松果出行被淘汰出局或只是时间问题。
行业乱象频出,监管力度趋严
松果出行不仅在软硬件安全性方面不如三巨头,其所遭受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
时代商学院发现,在投诉网站黑猫平台上,松果电单车的投诉量有848条,而青桔电单车、哈啰助力车、美团电单车的搜索结果分别为452条、405条、433条。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三成受访用户面临停车难、电池续航差、平台收费高/退押金难的问题。可见共享电单车在用户体验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但真正制约共享电单车发展的并非用户体验,而是国家政策的制约。
2017年8月2日,交通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随着该指导意见的出台,北京在2017年9月也出台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共享自行车”。上海、杭州等城市纷纷发布相关文件,督促企业在限期内清理回收共享电动自行车。
2019年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表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清理共享电动自行车”。
三四线城市及城镇地区对共享电单车管制相对宽松,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出台,共享电单车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2020年11月底,长沙多部门约谈了6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清退长沙街头46万辆共享电单车,保留上牌的6.5万辆共享电单车。
也有部分二三四城市政府当局通过了地方法规和政策,以阻止甚至禁止电动自行车共享业务。2020年10月,佛山正式出台清理共享电单车的有关工作方案,明确佛山不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并要求在2021年3月底前完成清理。同期,顺德也出台了相关落地工作方案。
此外,中山、江门、肇庆、兰州、衡阳等城市相继出台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全面清理整治共享电单车,要求已进入市场的电单车全部退出,并不再继续投放。整体来看,目前共享电单车相关政策趋势趋严,注定其发展空间有限。
交通运输部曾表示,不鼓励共享电动车发展有五大原因,包括车辆普遍超标、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火灾安全隐患突出、车辆运行安全风险高、电池污染问题严重。
时代商学院发现,天眼查显示,松果出行涉多起法律纠纷,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共15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共8起,此外还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
总结
对于成立三年多的松果出行来说,现在面临的处境颇为艰难。虽然松果出行对外宣布已经实现连续两年盈利,但其盈利规模较小,松果电单车的市占率一直较低,一旦松果出行扩大规模,不排除出现亏损的可能。
松果电单车自称是国内最早的共享电单车,较早入局县域市场是其主要竞争优势,但随着哈啰、青桔和美团三巨头跑步入场并实现后来者居上,与之相比,松果出行不具备用户流量入口优势、雄厚资金实力、品牌优势、价格优势。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松果出行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蚕食,甚至可能被淘汰出局。
松果出行的盈利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若大幅扩张,可能出现亏损,且账面资金不足以支撑其扩张计划。若不扩张,松果出行也难以躲过诸多竞争对手的夹击。
此外,松果出行想要拓展产业链上游业务,但重资产运营模式对于其来说压力较大,其或许已无钱可烧,欲选择上市募资续命,但松果出行的故事恐怕很难让投资者买账。
即便松果出行成功赴美上市,获得“共享电单车第一股”的称号,但上市并不是终点。“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上市后股价一路阴跌,令人大失所望。事实上,资本市场对共享企业的盈利模式依然存疑。
【参考资料】
《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报告》.易观分析
《共享助力车放量在即,换电服务空间广阔》.中泰证券
《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艾媒咨询
《中国两轮共享出行产业科技转型升级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概览》.头豹研究院
《松果出行守县城不易 内外交困下赴美上市能否逆袭?》.金融界
《晚点独家丨美团、滴滴两轮车业务换帅,共享电单车陷入胶着战》.晚点LatePost
《松果宣布盈利并冲击上市,小镇青年养活了共享电单车?》.钛媒体
《对话松果出行翟光龙:共享电单车流量玩法不可取 业务必须做重》.新浪科技
《哈啰出行、滴滴招股说明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