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都是一个师父教的,破不了招啊。

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中,彭于晏和廖凡有一场最后的决斗:

两人各自拿枪指着对方的脑门,又试图说服对方放下枪。

“一二三,咱们把枪扔了。” 俩人左手是扔了枪,但右手又迅速掏出一把。

每扔一次枪,局被打破;每掏一把枪,局面又僵了。

这局面,有点当下鸡娃内味儿了。

谁都想让别人放下枪,而谁都不愿先放下枪。

Image

直到,“双减”政策向教培行业放了一枪,成了破局的那颗子弹。

资本开始作鸟兽散。

但已经杀红了眼,打满了鸡血的家长并不领情。

在他们眼里,总有对手会在不知道的地方,再掏出另一把枪。

防不胜防!

这种不确定的威胁,让他们更发怵。

这两天,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新东方优能中学推出暑期集训营,进行暑假45天超长时间封闭化集训,歌诗达同款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吃住学考,一体化全包!

Image

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又一次朝鸡血家长的心窝窝里头稳、准、狠地开了一枪。

你看,又有人掏枪了!

到底是谁先掏的枪?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但有一点,时代在变。

斯基小时候,学霸的家长都是狠低调的,就怕人发现他们家小孩在暗地里用功。

但现在的家长既热心又焦虑,一边劝说别人的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一边焦虑自己家的娃无班可上。

这类“家长育儿焦虑群体综合症”,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被传染,传播速度不亚于新冠。

第一个传播源在哪?

教培行业被开了一枪之后,资本市场迅速抛弃了他们。

整个行业市值缩水7000多亿元,其中新东方一家,港股与美股加起来的市值蒸发掉了1200亿元。

那个说“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的张磊,也没有选择做时间的朋友,早就默默地清仓了。

连段子手都不肯放过这些资本,编排段子“陷害”新东方。

斯基用俞敏洪的话再问大家一遍:

你对新东方到底有多恨,才能在这种艰难时刻还要落井下石?你特么还有一点人性吗?

Image

人性这回事,老俞显然拿捏得死死的。

你看,即便新东方们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家长,到了这种艰难时刻,我们这帮家长还在喊“刀下留人”。

哪个行业能这么得民心?

老俞冤不冤?

客观地说,贩卖焦虑不是早期的“新东方”和“学而思”想做的事。

变化是从资本介入开始的。

老俞比所有人都先发现问题,最早指出问题。

2006年,老俞和他的中国合伙人,带领新东方赴美上市。

上市是他强力推动的,因为这会给股东们带来数以亿计的财富。

但上市当晚,结束热闹后,老俞就一个人跑到河边忧虑了。

上市公司每年需要保证20%-30%的增长,为了做到这一点,上市后的新东方,在2012年一年增加的教学点接近前20年的总和。

就像他自己说的,之前他专注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后来就变成了“用什么办法让收入增加,让利润增加,让投资者高兴,让股票涨价”。

从取悦学生到取悦投资者,这个行业变馊了。

Image

2012年,老俞新增的几百个教学点要拉新,而且速度要快。

眼看着更大的资本洪流要入场了。2013年,“首届国际在线教育峰会”在北京召开,BAT等巨头也开始介入。

到2020年为止,中国在线教育的用户已经达到了4亿多。

是不是看起来很庞大?需求很旺盛?

再来看一个数据,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线上教育机构达到了20万家。

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个教培机构能摊到的人头也只有2000多个,还得是在4亿用户都是付费用户的前提之下。

当然,这也没算上在线下抢生意的几十万家传统机构,因为韭菜几乎还是那些韭菜。

资本吹出了一个巨大的、五彩斑斓的泡沫。

在资本口中,这个泡沫永远不会破,有高达70%的毛利率,一些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的“印钞”速度比网游都快。

估计资本也没想到,扑倒自己的黑天鹅竟然是三胎,而且来得这么决绝。

资本有多自信,打脸来得就有多快。

2016年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有一个名场面。

俞敏洪:10年,阿里巴巴可能还会在;但是100年之后,阿里巴巴肯定不在了!而100年后教育还在,所以新东方仍然会在!

马云:教育在,新东方未必在。

2020年8月,俞敏洪又挺得意地在公开场合说,过去一年里,他被相关部门找去了解教育产业不下10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被相关部门指责惯了的老俞,以为对方是带着善意来的,哪想到对方是来刺探敌营的。

老俞啊,能说出来的叫心里话吗?

资本也不会说心里话,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供大于求。

可能有人会说,斯基,你是不是瞎,供大于求?

对,在教培行业,数字摆明了就是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教培行业要拉新就必须要推波助澜,贩卖焦虑,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Image

教培行业,是“家长育儿焦虑群体综合症”病毒的一个重要传播源。

那么,切掉传播源,不是应该皆大欢喜吗?

错,因为真正决定命运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几十年里,针对学生教育问题,有关部门出了100多道“减负令”。

虽然数量上没法跟房地产调控令相比,但论反弹,两者不相上下。

不得不控,但又难控。

第一道“减负令”出台是在1955年,当时的高考录取率是55.37%,录取人数是9.8万。

到了2019年,高考录取率是79%,录取人数是814万。

这两个数据一对比,怎么看,都是上大学的机会在增加。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就不一样了。

1955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7.7万人,分数只要干掉7.9万人就可以上大学。

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031万人,分数要干掉200多万人才能上大学。

这个录取率还包括了专科、三本等。

显然,现在的家长早已不满足于211以下的大学了,就像我们不满足于在三四线城市有一套房。

当然,也正如只要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资源不增加,房价不会崩一样,能让小孩跟985、211绑定,教培的需求就不会消失。

斯基敢打包票,哪怕是把新东方、学而思的师资和模式搬到校内,依然会有一部分人想着吃小灶。

加上中考分流的政策,这届家长更不敢赌上一把了,毕竟赌注是孩子的未来,毕竟很多优质岗位的招聘门槛还写着“985、211优先”。

说白了,要不是为了应试,谁愿意花那冤枉钱,还搭上小孩子原本可以撒欢的童年。

所以,谁也不会冒险先放下枪。我放了,别人不放,不是傻是什么?

而且,如果哪天看到扔了一地的枪,他们中立马有人会弯腰捡上一把。

往前数祖宗十八代,谁的师父不是孔夫子,那点小心思谁还不了解谁?

Image

与其说,他们怕别人手里有枪;不如说,他们怕自己手里没有枪。

来源:老斯基财经 作者:魔鬼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斯基的视频号上线啦!欢迎大家关注!

老斯基财经

鸿星尔克不是照妖镜#鸿星尔克#国货#捐款

视频号

醒醒!鸿星尔克不是照妖镜

贾老板,我信了你的邪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