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8月2日,沪指低开震荡走高,权重与题材集体活跃。其中,航天军工指数上涨5.46%,行业个多股涨停 。年初以来,军工板块持续调整,板块估值水平逐步下降。“十四五”时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窗口期,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消息面上,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窗口期,加速实现先进军事装备批量列装是实现建军一百周年目标的先决条件,主战装备从“研制”过渡到“批量建设”,军工企业也迎来高速发展契机。

投资价值凸显

7月行情收官,军工行业出现较大起伏。1-7月份,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累计下跌8.13%,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等指数。

分析师表示,尽管军工板块截至目前的表现一般,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其投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整体来看,军工行业基本面正处于上行阶段,在国防建设需求的牵引下和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军工行业仍能保持高景气度。目前国际环境下,军工产品需求处于爆发的初期,行业整体具备投资价值,且与其它高科技制造业相比,军工板块泡沫成份较低,估值和成长性的匹配度较为合理。在回归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潮流中,业绩高速增长的军工板块将迎来主升浪。

估值方面,截至2021年8月2日,航天军工行业指数市盈率-TTM为118.63倍,低于平均值137.94和中位数126.23。

军工板块整体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中位值附近,在明确向好的产业趋势下,板块的估值体系将随之发生变化。从基本面角度看,未来国防军工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成长性突出。

超配空间显著

据2021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军工持仓分析,兴业证券表示:景气如期业绩加速释放,重回超配但仍空间显著。

对A股156个主要军工标的进行统计,剔除被动指数基金后,公募基金2021Q2前十大重仓股中军工股市值943.43亿元,占比3.05%,相比2021Q1上升0.43个百分点。

2021Q2主动公募基金重仓股中加仓市值最多的个股是:紫光国微(58.46亿元)、抚顺特钢(36.78亿元)、中航光电(36.31亿元)、振华科技(18.27亿元)、北摩高科(14.36亿元)。

2019年至2020上半年持仓总市值TOP 10市值占比下降并维持在55%-65%区间,近3个季度维持在55%-60%区间,并呈上升趋势。

中信建投军工分析师黎韬扬表示,当前军工行业正站在供需拐点和成长起点上,“十四五”期间有望成为大行业。主要逻辑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需求侧国防预算上行趋势不变,2021年有望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二是供给侧产能扩张伴随业绩快速释放,改革红利提升研究可视度;三是军工产业外溢效应日趋显着,成长股有望竞相迸发;四是中长期资金话语权逐渐提升,军工板块有望开启持续上涨征途。

机构:将迎来主升浪

根据机构研报,2021年-2023年将是国防军工行业提速的关键,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超过30%。

首创证券指出,军工市场已经复苏,把握黄金入场机会。经过多年军工技术的迭代累积和十四五军备需求量大涨,部分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壁垒优势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科技含量很高,军工股可看齐科技股,未来想象空间大、行业确定性强、现金流稳健、增长速度快,属于A股市场各行业优质稳定的“压舱石”。

华西证券表示,飞机代工(材料+零部件)、军事信息化(元器件相关)和智能化(网络攻防对抗和无人机)是军工产业三条主线。同时,军工主机厂存在价值重估的空间。与其它高科技制造业相比,军工板块泡沫成份较低,估值和成长性的匹配度非常合理。在回归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潮流中,业绩高速增长的军工板块将迎来主升浪。

中信证券认为,军工行业是未来发展前景较为确定的产业方向之一,预计将在业绩的持续兑现下得到市场认可。行业具备基本面支撑,2021Q3将会成为验证军工行业逻辑切换的重要节点,重点推荐行业龙头及拐点清晰的产业方向。

资金抄底军工股

近月,多只军工股获得资金净流入,其中不少股的股价均是经历回调处于低位,资金抄底意愿较强。

业绩与股价齐升

8月,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中报进入密集披露期。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8月2日,航天军工行业62家公司,有26家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在这公布业绩预告的26家公司中,业绩预增12家,略增2家,扭亏3家,预喜率65%。

最佳中报季来临

中航证券指出,军工行业当前的底层逻辑已然是业绩驱动,而军工行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黄金时代,从当前披露情况看,本次有可能成为历史上业绩最佳的中报季,伴随着行业订单和业绩的不断落地与兑现,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