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上海证券报《生育三孩最多可享7个月假期 爸爸也有份!更多三孩配套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近日,北京生育三孩可多享受30天假期的消息受到各方关注。对此,北京市卫健委5日回应媒体称,目前国家正在修改相关立法,北京市也将按照国家要求,加快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新的条例出台前,目前仍属过渡期。在过渡期按规定生三孩的家庭可享受目前《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政策。

  也就是,在2021年5月31日(含)之后生育三孩的家庭,女职工除国家规定的产假(98天)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新的条例出台后,将按新条例执行。

  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除了北京提出的假期奖励过渡政策,目前多地都在陆续落实支持三孩生育政策。其中,涉及生育津补贴制度、普惠托育机构等多个领域。

  探索育儿补贴政策

  地方三孩生育补贴政策颇受人关注。

  四川省攀枝花市7月底发布新政,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至幼儿三周岁为止。也就是说,多生一个孩子,可领取1.8万元的生育补贴。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目前,已有攀枝花市家庭递交了育儿补贴金申请。

  很快,四川省发改委8月4日发布就《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方案》提出,要落实财税价格支持政策,完善生育津贴制度,鼓励各地探索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江西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罗礼生近日表示,下一步,江西将一体考虑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加快推进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该省平稳落地见效。

  罗礼生说,江西将构建生育友好的教育支持、住房优惠、税费支持等政策,完善生育假期制度,发挥生育津补贴激励作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降低生育医疗成本,努力提高群众生育意愿。

  浙江省也提到,强化生育激励政策供给,研究建立政府、企业(单位)、个人“三位一体”的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及育儿假、陪护假、生育保险等制度,加强生育妇女就业、休假、工资待遇等权利保障。

  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

  各地除了在积极研究针对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的保障、补贴政策之外,还在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建设。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出台普惠托育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对符合要求的普惠托育机构按每个托位2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营造有利于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江苏省淮安市提出,今年围绕新增10个以上0-3岁普惠托育机构、500个以上普惠托位目标任务,争取预算资金56万元,通过市级奖补,促进工作开展。

  福建省厦门市也表示,今年拟新建10家普惠托育试点,可为市民再提供985个普惠托位,缓解3岁以下婴幼儿无人看护的难题。

  托育服务市场需求巨大,相关政策将是未来生育配套政策的重点。

  国家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此前指出,“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家庭户规模是2.62人,比“六普”3.1人又有下降,家庭抚幼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现在全国0~3岁的婴幼儿有4200万人左右。据调查,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的需求,现有供给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确实还很大。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发展,到“十四五”期末,使每千人的托位数从目前的1.8提高到4.5。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还有哪些配套政策可以期待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最受市场关注的一项政策是,结合下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2019年实施的新个税法引入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中跟孩子关系最密切的是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不过只有孩子满3岁以后,父母才可以享受这项个税扣除。而上述《决定》意味着,未来3岁前的婴幼儿照护费用也将纳入个税专项扣除。财税专家分析,上述婴幼儿照护费用个税扣除政策有望在“十四五”时期推出。

  7月27日召开的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也是中央明确“三孩”政策以来,首个全国层面的会议。会上提到,除了法律法规修订之外,还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尊重妇女生育价值,严格落实产假、哺乳期假等制度,依法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权益等多个举措。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