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金九银十,布局四季度行情—

上证综指:+1.69%(3581.73)

创业板指:-4.76%(3102.14)

沪深300:+0.33%(4843.06)

一周回顾

上周市场涨跌互现。

从主要指数表现来看:沪指上涨1.69%;深证成指下跌1.78%;创业板指下跌4.76%。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采掘、公共事业、建筑装饰、钢铁、房地产领涨,分别上涨7.49%、6.9%、6.6%、5.58%、5.08%;而表现偏弱的电子、有色金属、综合、国防军工、汽车下跌4.75%、3.71%、3.45%、3.26%、2.68%。

短期市场需消化前期极致分化、估值偏贵、交易拥挤的市场结构,当下需保持耐心,等待宏观环境变化确认。随着疫情扰动缓解和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下,预计国内经济运行在9月有望迎来一定修复。就调控政策而言,一方面“稳增长”诉求下政策呵护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又需要尽量弱化呵护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跨周期调节”提法的应有之意,即在“长期”和“短期”,“稳增长”与“调结构”间实现战略平衡;在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结构优化的举措相继落地,这无疑彰显了管理层立足长远的决心。A股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具备投资价值。

市场展望

短期震荡

1、国内经济走弱

7月经济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引发市场担忧。经济数据方面,在限产限电、洪涝以及疫情的影响下,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出口等均有不同程度放缓。金融数据方面,存量社融、M1和M2增速继续下滑。

2、股票市场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

7月政治局会议基调更是边际转松,政治局会议删去“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不急转弯”,强调“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并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显示内外部压力下,政策将保持连续、稳定。

3、市场情绪方面。

近期市场波动,主要是大涨之后市场出现自发性调整压力,叠加前期监管收紧、军事紧张以及监管层约谈白酒企业等等事件因素影响,引发外资流出和市场风险偏好收缩。另外,7月美联储FOMC会议暗示QE缩减可能提前,对市场带来冲击;但本周鲍威尔发言较为温和,对流动性的表述较为温和,也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整体来看,中期市场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策略建议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掘金”科创板

2、景气的确定性较强、有望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消费电子、AI、CXO服务&医美以及次高端白酒等细分赛道。

3、受益海外需求拉动的石油石化及化工、有色、光伏等板块。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销量一骑绝尘,BYD市值缘何不如TSLA?#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