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区块链这么大”,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蚂蚁链展位的工作人员用双手在笔者面前比划了一个圆圈。“那么,蚂蚁链这么大!”他顺势比划了更大的一个圆圈。

见笔者一脸疑惑,他笑着解释说,区块链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任问题,在它的外围其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证信任体系的健康与完整。

他进一步解释说,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有相关部门验证或机构认证,然后才能上链,不是什么数据都能上链进跑道;在数据上链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接口、字段的兼容可用,以及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上链之后,需要保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信息的顺利流通……

“整体下来,还需要考虑硬件存储、加密、上云、隐私计算等一系列的软硬件支持,才可以保证区块链的可信与可用。目前,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跨境贸易。”他补充道。

以往,我们在理解区块链技术时,总以“去中心化”来描绘它的信任宇宙。现在看来,我们只看到了区块链的冰山一角,其实,区块链外围还有更大的空间需要探索。

而随着链圈从业者,特别是银行业链圈的研究和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区块链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比如,在一直备受争议的“去中心化”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大家往往把去中心化理解错了,大家经常在计算机里面强调分布式,但是分布式也是一种可管理的分布式,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也应该是可管理的分布式架构。”

所谓“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也是上文提到的,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相关部门做认证或验证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包括后续其他流程的管理。

理解和认知的深入之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有具体落地的应用吗?有。

近年来,银行已经在区块链技术上有了成熟的应用。从部分案例来看,这些区块链应用可以让金融更务实,让技术更落地,可以直接服务实体经济。

2019年9月,中信银行、、、同时上线扩容升级后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该平台统一了银行间的福费廷业务协议,并推出了《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主协议》。

第二年的8月,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正式签署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合作协议,使得该平台正式成为行业平台。

另据中国电子银行网报道,2020年1月1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完成首笔跨区块链平台福费廷交易。

这一交易完成的意义在于,银行之间实现了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扩大了信息的共享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银行间福费廷交易的处理效率,为国内银行业区块链的跨链合作作出了积极探索。

是年10月28日,汇丰银行也宣布,该行与交通银行通过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完成了一笔福费廷跨行交易,这是外资银行通过该平台完成的首笔此类交易。

除了福费廷,我们更为期望的是,银行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所作为。

用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在“2021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的话说,“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赋能实体经济,要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深化融合应用、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在推动应用创新、政务服务、存证取证、智慧城市方面持续发力。”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公共服务”,区块链技术应用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当属我国央行的“征信链”。

据央行介绍,“征信链”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指导地方征信平台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试点建立“征信链”,实现跨区域、跨系统、多维度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助力银企融资对接,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据称,“征信链”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加密技术,在保证各自信用信息真实性的同时,构建一个低成本、自主可控的去中心化数字信用共享生态,形成跨越多个金融领域的信用风险及信息交易管理平台。为银行、保险、基金、小额信贷等金融领域业务和金融交易提供信用记录、信用分析、信用评级、交易撮合、风险预警等高质量征信服务。

不管是银行间的福费廷还是央行的“征信链”,我国银行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

总之,无论是认知,还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应用,银行都已突破区块链技术原有的宇宙限制,朝着更为落地和务实的方向迈进。

查看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