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后台常收到家长发来的一些问题,有关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等。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们也希望能在家庭教育方面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于是便想着开设了这个「家长来信」专栏。

回信内容来自我们的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师团队,其中的每位老师都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您也有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惑,可以扫描文尾二维码,将您的问题告诉我们。

今天是第二封「家长来信」。

来信

我家孩子现在读一年级,各方面发展都挺好,唯独在人际社交方面,我觉得他不够积极主动。他好像是属于被动的孩子,即使想找朋友玩,也不会主动进行邀约。

我曾经问过他原因,他说他很怕被拒绝,所以他就等着朋友找他。

他以前也没有这么被动,我希望他可以大方一点,勇敢一点去进行社交,不知道老师们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回信

家长:

您好!

针对您的问题,我们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说吧。

首先,您需要知道,6-8岁的孩子人际发展目标可以分成四种:

第一,愿意与人交往

也就是孩子应当可以和朋友更好地相处,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攻击性,或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自主地寻求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应该具备与同龄人协商和交朋友的能力,比如当面对与同伴之间产生的压力时,应该可以正向积极地去面对。

第三,培养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根据众多权威研究,自尊、自信是影响小学生人际互动的重要因素。孩子从6岁起,自我意识会更强,当他独自面对广阔世界的时候,会表现出兴致勃勃又忐忑不安,此时,一定要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信、自主的习惯,并且引导他们保持这样的表现。

第四,关心尊重他人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定程度上需要有同理心,可以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感受以及看法。

但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当您了解了孩子的人际发展轨迹,其实可以较为轻松地面对孩子不同的表现。

那么我们也给您一些家庭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首先,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慢热,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是平时自身的体验和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这往往是通过同伴交往来实现的。

理论上说,4、5岁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同伴之间带来的积极反馈,是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往发展的。

不知道您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是否出现过不好的社交体验?

如果没有,那您可能需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允许孩子的被动与慢热。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背景各不相同,天性和行为模式也存在着差异,特别是成长的节奏也不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地和小朋友们联络感情。

其次,孩子在相处中做得好的方面,家长要多给予肯定。

家长要有意识地练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成长,观察孩子在和周围人相处中所取得的进步,并且及时地用语言给予孩子正向反馈。

比如,当孩子半推半就主动邀约了自己的好朋友,那就可以跟孩子说,“你看你做得很好呀,你的好朋友很喜欢你,他很开心你能主动邀请他。”

这样可以加强孩子和他人相处中的积极体验,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信心。千万不要批评他,或者当着其他人的面评价孩子不主动、不爱说话等表现。

另外,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和同伴交往的机会。

家长是孩子所信任的人,可以作为队友积极地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并且创造他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家长也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那么建议您可以通过假装游戏的方式,在家中与孩子模拟进行游戏活动,邀请熟悉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来家里做客或相约户外游玩。

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跟孩子谈心沟通,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最后,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跟人际交往有关的儿童读物,在阅读中拓展孩子和人相处的经验。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也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去观察、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妈妈可以在主动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时,让孩子观察整个过程。

希望以上建议会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相信他们会顺利成长的。

祝好!

海鸥老师

2021.11.16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证券:
  • 火花思维(SPRK)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