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最怕的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最怕的就是大股东和高管不断给投资者画大饼瞎忽悠,最怕的就是大股东以及高管心怀鬼胎自私自利。

你看我们申通最近几年几乎原地踏步徘徊不前,我们申通天天都把产能建设挂在嘴边,什么2021年中日均3500万,什么年底日均4200万单,可是头部企业中通圆通韵达从来不提什么产能建设。我们看一下截止前三季度,我们的资本开支只有17亿元,人家中通圆通韵达都是42亿元以上,别人的资本开支是我们的几倍以上。别人连续多年资本开支大幅度超过我们,特别是中通更是我们的几倍以上。

这些年来,由于我们申通的资本开支持续被中通韵达圆通拉开了差距,直接导致我们申通的中转能力中转速度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服务时效服务质量长期落后于头部企业。这间接导致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端,我们申通的服务口碑和服务溢价落后于中通圆通韵达。目前在商家端,中通的揽件溢价较申通高0.2元到0.3元,圆通韵达的揽件溢价较申通高出0.15元到0.2元。

也就是说,中通圆通韵达通过连续几年资本开支大力投入转运中心以及自动化设备的优势让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优于申通,从而单票揽件溢价比申通高出0.15元到0.3元。

由于我们申通落后中通圆通韵达太多,所以我从一开始投资申通到现在,并没有想过申通能短期追赶上和超越中通圆通韵达。我投资申通,更多的是看到申通改善的巨大潜力,以及背后的电商巨头阿里也给了我对申通无暇的想象空间。

比方说,我举个例子,假设大股东和高管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帮助申通今年完成35亿定增,那么明年或者后年再发行30亿到40亿的可转债,价格战反转申通业绩变好的情况下可转债大部分都会转股。那么两年的时间申通就获得了65亿到75亿现金,这对大幅增加了申通的总资产也改善了申通的负债结构。这些资金用于申通转运中心建设和购买自动化分拣设备,以及购买车辆。如果钱不够,申通还可以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融资。反正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就是让申通的中转能力,中转速递,自动化分拣设备,车辆自有化等多方面追评同行。最终传导到商家端和消费者,申通的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口碑大幅度提升,并和头部企业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经过申通上述所说的对转运中心和分拣设备以及车辆的上百亿投入,申通的服务溢价大幅提升。此时中通的服务揽件溢价从0.2元到0.3元降为0.1元到0.15元,圆通韵达对申通的服务揽件溢价从0.15元到0.2元降为0.03元到0.08元。和头部企业的服务揽件溢价大幅缩小以后,申通的单票净利润和服务口碑也会大幅度提升,申通的整体竞争力也将大幅度提升。这样不断进步不断改善的申通才是7万股东愿意看到希望看到的申通。

刚刚我们憧憬了美好未来的申通,可惜我们回归到现实中,看看眼前的申通,我们真的不容乐观。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申通亏了9亿元,同行圆通盈利20亿,中通盈利50亿左右,韵达盈利15亿左右。2021四季度,我们申通在营收增长19%左右的情况下盈利只有1.1亿元左右,而同行圆通盈利10亿元左右,韵达盈利7.5亿元左右,中通盈利在15亿到18亿元左右。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申通和头部企业中通圆通韵达的差距确实很大。我们申通四季度的成本管控能力确实很差。王文彬,我们有认真检讨反思过我们的问题吗?有想好具体的措施没有?

我想很多投资者跟我一样失望的是,我们申通35亿定增都迟迟没有眉目,股权激励也迟迟没有眉目,阿里收购也是温水煮青蛙进展缓慢,我们四季度的成本管控能力也是非常差劲甚至退步。

我今天想请教一下王文彬和阿里以及陈德军兄妹,我们申通在总资产现金流资本开支净利润服务时效服务口碑服务质量等多方面都大幅度落后于中通圆通韵达,现阶段我们申通又总是徘徊不前,大股东和高管总是毫无作用,导致我们申通总是原地踏步,请问一下我们申通拿什么去追赶头部企业并与头部企业竞争?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