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养猪就可以吃到猪肉,是真的吗?

十年磨一剑,打破国外垄断

1931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FiftyYearsHence》(五十年后)中提到:“我们不应为了吃鸡胸肉或鸡翅而养一整只鸡,而应该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这些组织”,这是世界首次提出培养肉的概念。

80多年后,丘吉尔的这番畅想终于逐渐变为现实。2013年,MarkPost教授在荷兰首次研发出可以食用的培养肉。当时,中国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

幸运的是,随着中国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努力,终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在2009年,我国肉品加工学术带头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细胞培养肉方向的研究。在2019年11月18日,团队培养出了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从而打破了国外培养肉生产技术的垄断。基于此成果,团队创立了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周子未来”)。

周子未来联合创始人兼CEO丁世杰博士,是研发团队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全球细胞培养肉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师从国际细胞培养肉第一人MarkPost教授和中国细胞培养肉第一人我国肉品加工学术带头人周光宏教授。

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

“周子未来作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的缔造者,在技术上不断攻坚克难,一直处于中国领先水平。细胞培养肉技术的进步,对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丁世杰博士说。

我国首次细胞培养肉试吃仪式-图为丁世杰博士在试吃

建立新型肉类生产方式,更环保更健康

周子未来打破国外垄断,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对环境更加友好。

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量迅猛增长,但人均肉类消费目前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约为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七成,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肉类消费的增长,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依靠传统动物养殖方式获取肉类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养殖方式在淡水资源占用、土地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上,对地球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同时不利于动物福利,并且存在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怎样解决或缓解这个矛盾?

细胞培养肉是指用畜禽干细胞经过体外培养生产出来的肉类,它不需要经过动物养殖,直接用细胞培养而来。细胞培养肉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未来食品生产技术。

据测算,与传统肉类生产方式相比,细胞培养肉可以减少7%~45%的能源消耗,降低78%~96%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99%的土地使用,减少82%~96%的用水量。

传统肉类生产周期长达9个月,而细胞培养肉只需要3周左右,并且全程工业化生产,肉品质量可控,出品过程中需经过层层肉类安全检测,减少了环境污染、动物瘟疫等传统畜牧业面临的难题。同时,传统肉类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动物使用大量抗生素的情况,细胞培养肉可以减少此类问题,保证肉品的安全健康。

除了更环保、更健康,细胞培养肉的生产仅需要从动物身上提取少量细胞,在工厂中产业化生产肉类,因而可以降低动物的饲养密度,减少屠宰,有利于动物福利。

资本入局,产业化加速

与传统肉类相比,细胞培养肉有望改进当前肉类生产体系,在减少人畜共患病爆发、提高食品安全、缓解未来粮食资源短缺及维护动物福利等方面优势尽显,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产业市场,细胞培养肉已成为当前热点。欧美国家纷纷启动相关战略部署,大力推动细胞培养肉的发展。

我国政策层面亦明确支持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在前沿与交叉融合技术方面,将重点发展包含“细胞培养肉”在内的未来食品制造。

既然如此,细胞培养肉如何能尽快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这其中,资本的助力不可或缺。

2019年12月,周子未来在南京成立,一年后获得了天使轮融资。2021年10月,周子未来完成A轮融资,共计获得7000万元投资,投资方包括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投资总监闫鹏安表示:周子未来是国内最早研究细胞肉的团队,有很好的学术领先地位及先发优势。团队建立了一套细胞培养肉的体外生产方法,为我国细胞培养肉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相比于动物肉,细胞培养肉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代表着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周子未来将会快速成长,引领中国替代蛋白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的支持和引荐下,相关公司上下游产业互相联动,资源互为支撑,达成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也为我们带来宝贵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公信力背书,这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公司非常荣幸与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携手,相信我们将秉持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未来食品的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丁世杰博士表示。

目前,周子未来在高纯度种子细胞提取和维持、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生产、细胞悬浮放大生产以及产品研发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公司已申请多项专利,并且持续聚焦研发。在今年,公司将着力于小试、中试生产线建设,争取两年内实现产品上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