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3月30日晚间,南极光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亿元,同比下降10.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3.95万元,同比下降3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37.63万元,同比下降51.6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940.02万元,同比增长11.34%;基本每股收益0.3625元,年报推每10股转增6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52元(含税)。

南极光称,公司产品主要运用在智能手机领域,因此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似作为公司产品市场容量,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48亿台,南极光手机背光显示模组出货量0.92亿片,南极光产品2021年全球占有率约为6.79%。

至于净利润下滑,南极光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4,275.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3.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66%。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售价下降,售价的下降幅度高于成本的下降幅度,导致手机背光源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产品业务发展方面,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以背光显示模组为核心的手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手机背光显示模组和专显背光显示模组,其中手机背光显示模组占比93.25%,专显背光显示模组占比5.89%。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4,275.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售价下降,而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动不大。

技术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坚持研发创新,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紧贴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式研发,确保可持续的技术领先优势。2021年度公司进一步优化了手机背光源短光程技术、大尺寸导光板超薄技术,加强对背光源结构设计、光学微结构设计、模具架构设计的研发,积极布局新技术的储备研发,继续保持在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领先优势。2021年,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79人,占人员总数的比例为12.11%,全年发生研发费用3,975.20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22%。公司是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021年度宝安区产值百强企业。

关于2022年的经营计划,南极光表示,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背光显示模组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公司将通过研发新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改善工艺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加速产品的产业化。公司将新建研发中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配套先进的研发和检测设备,完善和提升基础性研发、试制和检验检测平台,提高公司研发的产出率,使研发中心成为公司加快在智能手机和专业显示领域产品换代升级的主体和载体,提升公司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将积极自主培养和引入高技术水平的研发人才,增强公司研发队伍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研发激励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产品开发计划方面,南极光称,背光显示模组行业技术更新快、应用广,公司将密切关注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动,快速高效地持续开发高品质、高性能的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专业显示领域等的新产品。目前,公司的背光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未来公司在持续开发满足智能手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专业显示领域的产品类型,从而提升公司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生产能力扩张计划方面,南极光表示,由于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终端客户对上游供应商有大批量及时供货能力的要求,只有可以充分满足下游客户供货数量要求的企业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一定的生产规模可以降低固定成本的分摊,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因此,公司将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LED背光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公司对手机背光显示模组和专业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将提升对高端产能的扩张,包括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对各生产部门进行自动化改进,充分满足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工艺需要,并提升产品的品质,进而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地位。

据悉,南极光目前已进入京东方、合力泰、华显光电、华星光电、帝晶光电、信利光电、联创电子同兴达、群志光电等领先的液晶显示模组企业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应用的手机终端品牌包括OPPO、VIVO、小米、华为、荣耀、三星、LG、传音、摩托罗拉等;在专业显示领域,公司客户包括骏成电子、天山电子、秋田微华映科技、康惠半导体、旭璟光电、久正光电、伟邦科技、创锐车用电器、ABB等,产品已经应用到海尔、美的、Honeywell、松下、佳能等终端品牌。

未来,公司将巩固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和销售网络,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并积极开拓下游客户,进入国内及国际一线品牌的供应商名录。同时,公司将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积极探求下游客户的需求,并将公司产品研发与下游客户需求相对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先进性,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校对/Arden)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