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倩)铁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基金经理。2022年伊始,基金经理新一轮离职潮起。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1日,公募行业已有90位基金经理离职,同比增长超30%。离职名单中,不乏多位“顶流”和重量级投资人物。

职来职往本应是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必然面临的现象,属于正常的新陈代新,然而,在近年来基民规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的变动颇受关注。

那么,基金经理为何选在2022年一季度纷纷离职?基金经理离职后,持有对应基金的基民们,如何选择去留?

年内90位基金经理离任,

不乏多位“顶流”

进入2022年,基金经理的变动堪称“马不停蹄”。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1日,今年以来,已有来自65家基金公司的90位基金经理离职,相比2021年同期的69位,离职人数增长30.43%。

其中,离职人数超过3人的基金公司有5家,分别是博时基金(4人)、工银瑞信基金(3人)、汇添富基金(3人)、金鹰基金(3人)、申万菱信基金(3人)。2位基金经理离职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4家,包括广发、中欧、富国、农银汇理等;有1位基金经理离任的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

具体到离职月份,1月离任28人;2月离任22人;3月份离职人数最多,为37人;4月1日到11日共有3人离职,有所降温。从公告披露的离任原因来看,以“个人原因”及“个人发展原因”为主。

离任名单中,不乏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其中,今年1月7日,富国旗下原基金经理刘博宣布离任,他自2014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已经超过7年。如今,曾经出走的基金经理于洋宣布回归富国新动力,接任刘博。

1月28日,华安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同时担任5只华安基金经理的崔莹因个人原因离任。崔莹于2015年6月开始管理第一只基金华安逆向策略混合,截至2021年年底,该基金过去5年净值增长率194.22%。此外,崔莹凭借管理的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基金拿到晨星奖,该基金产品创造了崔莹从业以来最高的任职回报率360.32%。

2月9日,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葛晨离任,葛晨被称为公募基金圈中的“医药天王”。公开信息显示,他在博时基金的累计任职时间为3年零305天,在公司期间总共管理过4只产品,他的代表作是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月17日,葛晨的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正式变更至高毅资产,加盟私募机构。

3月30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周应波因个人原因卸任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公开资料显示,周应波是目前业内口碑最佳的“成长派基金经理”之一,也是中欧基金一手培养起来的“顶流”。其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基金,在6年多时间里,净值增长345%,离任后合伙创办上海运舟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转战私募。

这只是当前明星基金经理离任的缩影。

基金经理变动频繁,

属行业正常的“新陈代新”

纵观近几年,随着公募规模的发展壮大,基金经理人数应声而涨,由2018年1443人到目前约3000人,4年来翻了一倍多。基数增加,基金经理变动越发频繁,这似乎又在预料之中。

“如果要列举收入最高的几个职业,基金经理算一个,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收入位居前列。”一基金从业者告诉记者,但是基金经理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也颇大,这也是人员不断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据业内分析,此轮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之所以创新高,或许与4月1日实施的基金新规不无关系。

2月18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全面规定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人员的任职要求、执业规范和机构主体管理责任,如规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任职和执业行为;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应当建立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避免短期、过度激励等不当激励行为等。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聘用从其他机构离任未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至此,基金经理的静默期由2004年规定的3个月延长至6个月。

通力律师事务所认为,预计后续公募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转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行业的静默期也会相应修改、延长至6个月。届时,基金管理人如想跳槽专业,将会付出更多的成本代价。

就此轮基金经理离任去向来看,多数加入或创办私募,业内称“奔私”,如葛晨、周应波等;也有人换个新东家,继续干公募。

“不管是何原因离职,这都是行业人才不断优化的过程,属行业正常‘新陈代谢’,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基金经理离职。”上述基金从业者告诉记者。

基金经理离任,

基民持有的基金应何去何从?

基金经理离职,将对广大基民带来怎样的影响?

记者身边有不少年轻基民,尤其买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基民,着实看基金经理“下单”。

“因为自己不太懂,必然会选择业绩好的明星基金经理打点理财。”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买的基金比较分散,除自己简单评估下基金投向板块领域外,会将精力放在选择基金经理上,但如果基金经理离任,则会考虑换仓。

然而,基金经理的离任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因“基”而异。如果是指数型基金、货币基金或者纯债基金,基金经理几乎没有操作空间,离任对基民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一级、二级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主动管理的基金,则对基金经理要求很高,基金经理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基金业绩表现。

对于基民来说,若持有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出现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应如何面对?

对此,天天基金分析称,基民可以观察两点来决定是否继续持有基金:其一,基金经理离任原因。如果是公司内部调整,影响不大,如果比较认可原来的基金经理,不妨赎回后继续关注他的后续动向。其二,观察新任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投资策略,可以给新基金经理四五个月的“考察期”。

也有业内分析称,买基金,不是只看基金经理,其背后管理团队体系建设是否完善也至关重要,好的基金管理人往往拥有优秀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投研体系已经比较流程化、比较成熟,因此一位基金经理的离任,并不会造成整个公司投研水平的大幅下滑,还有可能吸引更优秀的老将加盟。

附:基金公司经理变更汇总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相关证券:
  • 国证基金(399379)
  • 封闭基金(39501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