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房地产调控松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一个重要的表态更将加速各地因城施策的步伐。房地产将何去何从,已经非常清晰,因为房地产不仅仅是房地产,这个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4月29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对于房地产是这样表述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个坚持两个支持一个优化一个促进”,虽然几句话看着都眼熟,但是此时此刻,以最高的名义讲出来意义非凡。这些话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实际上可以这么说,更多是说给地方的,是对各地自主性的一个授权。
坚持房住不炒已经不用再谈,这个是毫不动摇的底线,决不能突破的。提与不提,它都客观在那里。
最重要的是两个支持,可以说非常明确了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支持刚需和改善购房需求这一点也不用多说,此前已经被说得嘴皮子都破了,这是房住不炒下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必然选择。
刚需和改善购房者是合理的住房需求,他们不仅可以为房地产为经济增长发力,同样也是最健康最稳定的市场保障。所以,合理住房需求是民生,也是经济。
可以看到各地都在围绕合理住房需求对政策进行调整,包括对刚需改善购房者最敏感的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以及公积金贷款政策等。甚至不少城市直接发放购房补贴。
这次会最鲜明的提法就是“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既然是完善,则意味着过去的政策可能不能与当今市场形势相适应,需要作出调整,不搞一刀切。实际上就是对因城施策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4月29日,经济日报也评论认为,此次的“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表明了对各地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政策的支持态度,释放了更为积极明确的政策信号。
如今,很多城市房价仍然有下降趋势,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而调控的主体在地方,各地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也是职责所在,更有其必要性。
可能会有人说,政策咋能说变就变,过去那个样,现在又这样,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的话,做什么时候的事,无可厚非。
那会,各地房价过快上涨,必须遏制这种势头来稳定市场,一些城市出台限购、限售、限贷等举措,是为了稳楼市。现在,各地又出现下行,那么对原有政策进行调整同样还是为了稳定楼市的需要,目标没有变,只是手段变了。而且大政方针也没有变,既然是坚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原则。
所以,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在房地产长效机制完全确立之前,政策可能就是要不断调整的,况且这些政策已经好几年了。既说明调控效果显现,又说明调控使命阶段性完成。
我们再来看一个优化,“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际上就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缴纳的购房款,也就是预售资金的安全,这一点目的性自始至终都没有问题。众所周知,加强监管有助于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顺利竣工交付,保障购房者利益不受损害。但同时,预售资金也是房企持续运营的重要资金来源。
所以,这句话的表态释放的信号更明确了,那就是要在保障商品房预售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确保房企资金来源更加通畅,从而提升使用效率。优化监管,就是要合理释放资金,既要确保安全,又要助于减轻房企资金压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行业的良性循环。
这个逻辑是互通的,只有房企有了资金有了信心,才能更好进行项目开发和保障完工,购房者也才更加有信心买房,支持刚需和改善也才更能落地。反过来才更能提振房企信心,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一个促进的目的。
如果说过去各地方还在围绕要不要放松而讨论,这次等于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定调,是对过紧政策的一个适时调整,确保房企正常运转和购房者信心提升。
就在4月29日当天,沈阳就很快响应了,发布了《关于优化外地人在沈购房服务的通知》提到,非沈阳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执行沈阳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政策,不再提供证明。
沈阳也由此成为首个全面放宽“限购令”的二线城市,或将拉开大城市放开限购的序幕。之前,福州曾对市内的5个城区取消限购,南京、郑州等城市也有条件地放松住房限购。但沈阳真正成为第一个在全域内取消“限购令”的二线城市。
接下来,各地就像拿到了“号令”,相信更大范围内的松绑即将落地,极大鼓舞市场信心。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