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世界行驶在路上的汽车超过10亿辆。在讨论新能源汽车投资时机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指标“渗透率”。渗透率指的是什么,渗透率是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如何看待新能车的高渗透率焦虑?本期会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本系列文章将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释新能车产业中的一些逻辑,为各位在未来深入新能车产业的投资研究做一个基础性科普。该系列将会有10期的内容来讲解机构视角中的新能源车产业。
什么是渗透率?
许多新兴产业都会使用“渗透率”这个指标。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条新闻:2022年1月全球5G智能手机的销售渗透率达到51%,首次超越4G手机。51%渗透率指的是当月5G智能手机的销量占所有手机销量的51%。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量330万辆,整体乘用车批发销量2107万量,新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5.6%。2022年1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26万辆,整体汽车销量653万辆,新能车的渗透率为19.3%。我们的新能车ETF成立于2019年底,当时新能车渗透率还只有5%。从中可以看到,新能车渗透率上升的速度有多快。
渗透率的概念来源于“创新扩散”理论
1962年,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与普及》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新产品、新技术要实现广泛传播,需要通过一个个个体不断的向其他个体进行信息交流和影响来实现。由于一开始了解的人较少,所以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总是比较慢的。直到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扩散过程会突然加速。扩散过程也会一直持续,直到系统中所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都采纳了创新。)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在智能手机替代传统功能手机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在新能源汽车中, 从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新能车的渗透率都没有超过5%,而仅仅经过了2020-2021这两年时间,新能车的渗透率就已经接近20%左右。
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6%。为实现碳达峰,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燃油车的禁售时间点。其中,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燃油车禁售政策实施时间是2030-2040年。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新能车渗透率届时将接近100%。
英国 2040年燃油车禁售(或提前至2035年)
法国 2040年燃油车禁售(巴黎2030年提前禁售)
荷兰 2030年燃油车禁售
挪威 2025年燃油车禁售
瑞典 2030年燃油车禁售
丹麦 2030年燃油车禁售
葡萄牙 2040年燃油车禁售
西班牙 2040年燃油车禁售
美国加州 2029年禁止燃油公交车
中国台湾 2040年燃油车禁售
中国海南 2030年燃油车禁售
投资中如何使用渗透率指标?
我们关注渗透率的变化,首先是因为渗透率能够反应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比如,2022年1季度的新能车渗透率是20%,假设2025年1季度渗透率可以达到50%,意味着未来3年行业整体有150%的增长空间,说明了这是一个高天花板的产业。未来三年年化增速35%折合到当前,具备支撑较高估值的条件。
此外,渗透率增长的加速度会影响估值的扩张。比如,2020-2021年渗透率呈加速增长态势,在股票市场中,新能车的整体估值也出现了同步扩张的现象。
在渗透率已经达到20%的情况下,明后年新能车的增速中枢会下降吗?
很多投资者都有这种“高渗透率焦虑”。但只要结合我国汽车消费潜力对渗透率做进一步分析,就能发现这种焦虑没有必要。
新能车渗透率可以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燃油车的存量转换,还有一部分是增量。
在增量市场中,很大一部分是以A00车型(五菱宏光Mini等)为代表的,能够满足1.4亿有证无车群体“低价不低端“需求的蓝海市场。
此外,作为国内份额占比高达55%-60%的A级车型,由于目前并没有太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因此2021年的电动化率仅为8.4%。市场需要足够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合适的价格去打造真正的爆款,从而带来A级车渗透率跨越式的提升。爆款大概率是明年特斯拉推出的2.5万美元版本车型。因此2023-2024年才能迎来乘用车最大市场新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因此,明后两年新能车将会在整车市场扩容(增量市场)的同时完成高替代(存量市场)。安信证券测算,实际销量天花板是悲观50%渗透率预期的3倍以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0到1的阶段已经过去,从1到10的过程我们不用太多担心。在板块已经大幅调整,估值水平大幅回落之际,我们觉得可以更加乐观一点。正如许多投资大佬总结的——持有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做时间的朋友。
以上,是新能源车产业系列第四期,欢迎大家互动交流,我会抽空回复。也可以关注我的账号,了解更多行业最新观点。
笔者: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成钧。博士、任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平安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平安中证光伏指数C(012723)。
(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