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高成长性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大名鼎鼎的互联网企业龙头代表苹果、亚马逊、谷歌还是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上市以来都给投资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回报。比如腾讯控股2004年在港股上市时股价是3元左右,而目前即使经历了大幅下跌股价依然有349元,18年时间涨幅高达100多倍。
不过近期有读者给我看了一则消息,内容大意是5月4日美国证监会将京东、拼多多、哔哩哔哩在内的88只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问我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他表示害怕由于金融脱钩问题会导致中概互联网企业遭受持续性影响。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即使中概互联网企业真的不会退市,时不时爆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总归会影响投资者情绪,对于大家的投资体验来说是比较糟糕的。
那么有没有相应的基金能够投资互联网企业同时又能避免系统性风险呢?我搜了一下包含互联网字眼的基金,发现很多基金名不副实,比如某互联网混合基金持仓股包含牧原股份,也许基金经理认为现在养猪需要用到互联网了?也有基金的持仓股确实是互联网企业,但成分里包含很多美股上市企业,在美股上市的企业总归不能不考虑系统性风险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互联网主题基金都有这些问题,比如华夏互联网龙头混合A(华夏互联网龙头混合C)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我看了一下华夏互联网龙头混合A一季度持仓报告,发现它的前十大持仓分别是快手、美团、广联达、海康威视、金蝶国际、腾讯控股、泛微网络、深信服、东方财富和泡泡玛特,有投资者可能会好奇快手、美团、腾讯控股不是中概股吗?没错,它们是中概股,但是它们都在港股上市,不用考虑退市风险,没有系统性风险问题的情况下应该越跌越买,我想这或许是投资大佬段永平敢于持续加仓腾讯的原因。
当然主动型基金更需要考虑的是基金管理者,我们过去常说基金经理是主动性基金的灵魂,所以有必要聊一下该基金的经理屠环宇,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任职期间管理时间较长的华夏创新前沿股票基金业绩十分出色,不管是2020年还是2021年均大幅跑赢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而且还获得了金基金股票型基金三年期奖,也正是业绩亮眼与成就使得他在业内被称为“屠神”。即使基金短期遭遇回撤,但长期高年化收益率会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回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