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报消息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致力于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材料,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 60%。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一、锂电池材料取得新突破,充电有望提速

大家都知道,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虽然因其节能、环保受到人们青睐,但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远长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加油时间,大大降低了使用体验感。

这次研究的成果主要解决了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之间矛盾问题,能量密度决定着单位质量/体积下可以储存的能量大小,而功率密度则决定着电池充放的倍率。此次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能高效地实现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6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也总是循序渐进。在2019年后,宁德时代比亚迪就相继发布CTP与“刀片电池”结构创新技术,极大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补足短板,加速推动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中的应用。

政策面上,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重磅发布,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5月12日,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获批筹建。作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的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将为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提供支撑。

二、新能源上游产业议价能力更强

新材料领域是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及政策支持,国内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2022年以来,锂电材料业绩增长,锂钴资源大幅提升,锂电设备持续受益扩产。由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上游锂电池资源和部分中游材料在供需格局偏紧的情况下价格快速上涨,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产品涨价增加了锂电池资源与材料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弹性。

随着上海疫情进入尾声,复产复工正当时,汽车工业在5月下旬复工复产明显提速。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上海、江苏的零部件整体复工率约50%,电车零部件复工率普遍超过70%,瓶颈零件产量提升。

叠加疫后汽车销售的刺激政策,包括汽车下乡、补贴、购置税延期和地方补贴终端销售等政策,下半年将迎来需求大幅提升的状态。同时,汽车、集成电路、化工等重要领域需求回暖将带动上游新材料需求边际复苏,看好产业景气度持续性强、估值调整后安全边际高的新能源及上游新材料企业。

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节能制备的制造、氢能、生物质能、光伏技术、储能等绿色科技的应用均有长期发展空间,与此相关的化工上游原材料行业在需求增长的推动下,将迎来景气向上的时机。

相关证券:
  • 博时新能源主题混合C(013104)
  • 东方新能源汽车混合(400015)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005669)
  • 宁德时代(300750)
  • 比亚迪(00259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