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关注。锂价大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涨价?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表示,现阶段,碳酸锂价格涨幅非常大,近期虽略有回调,但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保持在42万元/吨上下。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价格上涨,从供应端来看,极大地刺激了有关锂项目的投资和扩产,企业的资本开支增加,回收锂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看,持续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锂电池材料、锂动力电池、锂电新能源汽车等中下游产业的制造成本,加之价格的市场传导机制不充分,势必会影响整个锂产业链供应链内循环的畅通。

锂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新能源车对锂的需求大幅增长。新能源车在锂的消费量中占有较大份额,动力电池中无论是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下一代锂固态电池,还是未来可能的锂空气电池,其核心都是“锂”。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实现超高速增长,锂电池产能产量及正极材料、电解质等关键材料产能产量迅猛扩张,导致对碳酸锂等锂盐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锂价大涨。

从市场供应方面来看,我国锂矿约有60%源于进口,由于供给渠道不通畅,某些国家对锂矿开采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澳大利亚皮亚巴拉锂矿部分锂精矿在现货市场上拍卖,成交价大幅提高,造成远期锂价上涨的强烈预期。加之疫情导致澳大利亚锂精矿产能的重启出现不同程度延迟,且物流受阻影响发运,抬升了锂价。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徐爱东认为,锂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供需错配,此轮锂价格上涨直接因素是需求侧拉动,供应增速远远赶不上下游消费增速。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为160%,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增速分别为163%和143%,国内四大正极材料的产量增速为97%,但是我国锂盐供应量增幅只有60%左右,刺激了锂价大涨。

如何应对锂价上涨?徐爱东表示,政府部门和有关协会正在督促企业加强自律,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数箭齐发为锂价“降温”。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锂行业上下游企业座谈会,就价格形成机制、生产供应瓶颈、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等进行交流,对锂价的过快上涨预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中金公司研究部电新公用环保行业首席分析师曾韬建议,一方面,为了对冲锂价上涨的压力,很多锂电池企业、车企纷纷开始布局锂资源环节,除了直接布局上游矿石、盐湖等环节,锂电池回收正成为锂资源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从技术创新角度,研发不依赖于锂的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比如钠离子电池,也是缓解锂资源供给紧张的重要路径。随着产业链对锂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开发速度不断提升,叠加新技术的产业化突破,锂资源中期供应紧张局面有望得到扭转,价格有望回落

贾明星表示,有色协会和锂业分会正在研究相关工作,希望尽快建立起保证锂价平稳机制。在供需方面,相关企业应加大在锂矿资源开采上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让供给更充沛,使碳酸锂电池价格调整能回归到产业本身。

贾明星说,供给方面,当前锂价已经超过行业成本10倍之多,这必将刺激大量的锂资源开发和扩产。虽然新增产能达产需要较长时间,但在现有产能条件下尽可能扩大产量有较大空间。

“现在锂价这么高,所有的锂行业企业都希望开足马力,增加产量。”徐爱东认为,对于锂行业企业而言,要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盐湖开发企业加大原卤提锂比例,突破钾镁产量的限制。云母开发企业要加大尾矿资源化利用的力度,保证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徐爱东同时呼吁,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加快国内采矿权证的发放、环评和能评进度,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开发,有条件放开通过废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镍钴锂初级原料产品的进口,多渠道缓解供应压力,为锂价“降温”。

来源:央广网

——END——

大家都在看,热门加仓基>>

聚焦景气赛道反弹机遇,近三年同类前3:泰达宏利转型机遇A(000828)

研究总监亲管,把握能源革命历史机遇:泰达宏利新能源股票A(012126)

研发驱动的优质成长股,成长快、空间大:泰达高研发6个月持有混合A(010135)

聚焦周期板块轮动机会,成立以来收益超16倍:泰达宏利周期混合(162202)

震荡市优选“固收+”,追求绝对收益:泰达宏利集利债券A(162210)

注:泰达宏利转型机遇A排名来源银河证券,截止2022.5.13,近三年在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下,排名3/192。

泰达宏利周期混合业绩来源基金一季报,截止2022.3.31,基金成立以来业绩为1680.6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72.20%。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泰达宏利周期成立于2003年4月25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富时中国A600周期行业指数*65%+上证国债指数*35%,本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张勋(2020年4月13日至今),历任基金经理赖庆鑫、邓艺颖、吕越超、陈桥宁、刘金玉、吴俊峰、梁辉、魏延军、温震宇、史博、曾昭雄。本基金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业绩分别为10.41%、-28.15%、47.81%、68.76%、48.2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5.89%、-18.88%、15.49%、14.24%、9.74%,源自本基金各年度报告。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本资料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