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权益基金跌跌撞撞进入2022年下半年,有些感受想和小伙伴们聊聊。
风险
有许多小伙伴是在2019、2020年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渐浓的过程中才参与到基金投资里的。
当时大A处于结构性牛市,权益基金获利比较容易,即便遇到一些调整,往往回调幅度不算大、回撤时间也较短,到2021年时,虽然权益基金获利难度大增,但高位震荡的过程并没有让持有人吃到太多苦头。
这样的权益基金投资旅程,让新手小伙伴对权益基金收益能力较强的一面感受较深,但对权益基金风险较高的一面却体会有限。
但进入2022年之后就不一样了,大A开年持续近4个月的回撤让权益基金普遍遭遇大幅回撤,有些持仓集中度较高的热门赛道基金甚至一度大跌接近或超过腰斩。
尽管近两月权益基金随市场反弹大幅回血,但前4个月的权益基金净值大回撤想来仍让许多小伙伴记忆深刻。
其实,这段大回撤对新手基民来说虽然滋味不好受,但却是一次很好的风险教育课。
权益基金向来不是天生的红字喜报,它收益潜力较高,但与此同时,其潜在的收益波动水平较高、可能的回撤幅度较深。
之所以有些新手小伙伴对其中风险感知不足,或许正是因为参与于权益基金收益长虹之时,对风险缺乏切身的感受。
在经过上半年前4月的权益基金大回撤之后,我们不妨都可以回头想一想,权益基金的风险程度到底与自己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有几成匹配度?可以想一想,我们作为某一种风险属性的投资者,到底适合最多持有多少头寸权益基金,最多持有100%,还是持有60%、20%?
弄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的权益基金投资决策会变得更恰当、更从容。
时机
在先抑后扬的2022年上半场中,不同持有成本的权益基金投资者的持基体验是不太一样的。
综合持有成本相对不高的早期参与者,上半年多是盈利收窄转向盈利回升的过程,虽然盈利水平变化较大,但净亏损的风险总归比较可控;
综合成本相对中等的小伙伴,上半年常见由盈转亏再重新转盈的过程;
而高位接盘的小伙伴,上半年常见亏损大幅扩大且尚未回本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对应的是由高到低的本金安全度、由强到弱的获利潜力、由多到寡的持基底气、由轻到重的投基焦虑。
这当中的不同其实也再次提示我们,作为权益基金投资者,在大A或相关板块较高位时要控制好自己的建仓加仓欲望,较低位时要控制好无谓的恐慌情绪,争取捡到一些可能具备良好潜力的筹码。
关于较高位、较低位的把握,我们之前聊到过一个可参考的方法,即参比大A市场或相关板块当下估值在较长历史时期里的水位。
这种方法虽然有些粗糙且远非万能,也没法做到像大师们那样把握所谓最高最低位,但至少能从历史估值的角度一定程度上辅助我们判断市场或板块价格的合理程度,且对多数小伙伴来说也相对简便易行。
- 交银新成长混合(519737)
- 中欧新蓝筹混合A(166002)
- 银河稳健混合(151001)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