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马小姐
要用一个词形容王宝娟给我的印象,大概是“时代感”。
如果给FOF基金经理们做一个风格分布图,王宝娟大概可以归类为“新古典主义”。 比如她虽然用的是FOF基金经理们广泛采用的“核心+卫星”结构,构建基金组合,但在精神内核上,其实略偏向于“成长”。或者说,在均衡的基石上,希望追求更好的长期收益。
目前王宝娟正在管理一只FOF:万家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
来到万家基金前,王宝娟在券商资管管理FOF产品近三年,再之前是量化研究员。从2019年1月25日开始,她管理了6只资产管理计划。截止2021年8月离任时,其中2只混合偏股型FOF(另外几只是偏债的),任职期间回报均超过70%,年化收益分别为26.01%和23.05%。夏普比率分别为1.67和1.5。在同类中是相当不错的。
她的另一个特点是——量化工具的运用。生物学出身,对数字敏感。在基金评价、挖掘、筛选过程里,大量使用量化语言去分析。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们要做到比基金经理本人更了解他们自己”。
王宝娟的组合里有一些我个人喜欢的基金。在谈论起各路基金时,她的描述方式,让人觉得角度十分新颖,洋溢着浓烈的时代感。 前些天和王宝娟的这一场交流,颇有收获。
“我的投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
“我的投资风格,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没有风格”。
王宝娟说,FOF这种产品形态,和其他基金产品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去个性化”。
管理FOF,王宝娟的关键词是“均衡”。“我们不管是在资产配置,还是在基金选择,思路都是强调均衡”。
她管理的万家平衡养老,主要用的是“核心+卫星策略”,更进一步说是“双核心,多卫星”。
王宝娟解释自己的投资逻辑,“首先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去理解投资的收益来源。我们要去理解回报的来源和风险的来源。一些长期确定性的东西,和一些长期不确定的东西,要去做一个区分。”
王宝娟认为,长期回报比较可靠的来源,比如债券票息的收益,经济增长带来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优秀的基金经理创造的阿尔法,这些都长期比较可靠,是比较坚实的回报来源。所以在这些方面,会做一些长期配置。这部分,在投资过程中是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同时,也会有一些风险的来源。换言之,一直在变的东西,比如估值的波动,风格的变化,市场的博弈,长期看都是不可控的。
“短期看这些因素可能重要性非常高,但长期看,其实是接近零和的。在这些风险来源上,尽量去分散。这是双核心配置的基本思路。”
具体到权益基金,王宝娟说,她做了一个类似“三角型”的分类。 三个角分别是价值、成长和质量。
“权益基金为例,回报有三个比较大的来源。第一是价值,第二是景气成长,第三是质量。对权益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它们在这三个方面不同的侧重来分类。”
“我们自己的产品,其实在这三个角上都保持均衡。” 王宝娟介绍说,目前同行业的做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在三个角上分别去选一些比较好的基金,来做一个配置,具体的比例根据市场环境来调整。
“第二种,就是我们现在的做法。我不在三个角上选基金,而是尽量在三角形的中间选一些基金。这些基金经理他们对估值、景气成长、质量,可能都有一些要求,但是又不是非常极致的要求。”
“选的这些基金经理,大部分都有一些既要、又要、还要的属性。这是我们长期配置的底层。在和市场偏离不大的基础上,适度的再去做一些偏离。” 当然,这一部分核心仓位,可能有一些自带风险。
“比如有些基金,它的是比较高的,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比如抱团股风险可能会集中暴露。为了控制这种风险,我们会用一些卫星的仓位去做一些对冲,刻意地选一些低的风险。” 这是双核星+多卫星的大致思路。
好的基金:“既要、又要、还要”
既要、又要、还要,这样的基金如何找到? 王宝娟通常把这些想法转化成量化语言,这也是她非常擅长的部分。
“我其实入行一开始,做过三年左右的量化,之后也做过三四年的基金和资产配置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转化成一些量化的语言,以建模的方式,用一些指标在全市场的基金里面去做筛选。” “比如均衡这个属性,我们可以用’跟踪误差’这样的指标来衡量跟踪误差。
这些基金除了既要,又要,还要的属性之外,我们还希望它是能稳定输出超额收益,就是它相对市场,对它向上的这部分收益的弹性还是有一些要求的。”
“我们可以用信息比率,通过跟踪误差,来选出一些跟市场偏离不大,又能长期稳定输出超额的基金。选出来之后,再去了解基金背后的逻辑。”
“具体的基金,我们还会从净值跟持仓两个角度去看基金,第一从净值的波动属性上去看,第二是从它的持仓看,我们会对基金的持仓去做一些穿透,然后穿透完了之后,看一下穿透之后在全市场的一个分位。”
王宝娟说,“对于基金的研究,有时候要做到比这个基金经理本身更了解他自己。”
“基金经理可能知道他自己是什么样的策略,但是要了解的不只是这个基金经理本身,还要把他放到全市场背景下,去看看他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会把他持仓的股票的各方面指标去打分。”
“这样选出来的,可能是一些均衡当中略偏成长的基金。”王宝娟说。 王宝娟认为,长期看,在成长上面有一些敞口,才能获取比较好的超额收益。偏价值型的基金,长期来看尽管有绝对收益,但是相对收益比较难。
“当然这样选出来的基金,它必然里面包含着一部分我们想要的,也有一部分它是有数据上的拟合的现象,就是它逻辑可能跟这个结果之间有偶然性。”
“我们需要再通过一定的调研,去选择一些它的策略本身和最终输出的结果是一致的,那样一些基金经理。”
“但是基金经理怎么做出来的,其实是可以有包容性的。是通过均衡的配置选股,还是说通过行业的轮动,还是通过偏交易的策略,我们觉得都是可以包容的。”王宝娟说。
对话中有意思的“闪光点”
调研过程中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分享给大家。
Q:你好像也很喜欢现在比较流行“画线派”这一类的?
王宝娟:对,“画线派”基金是很重要的,除了底仓策略之外,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配置。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画线派的组合出来。组合的目标就是高夏普。但是我不希望高夏普是用固收+基金做出来的,因为固收+,它的高夏普很大一部分是债券贡献的,债券本身就是高夏普的。我以前的理想是用权益基金,做一个高夏普的组合。我觉得这应该是完美符合了绝大多数投资人的需求的。
Q:目前的持仓里哪些算是比较核星的基金?
王宝娟:核星底仓型的,去年末前十大持仓里有两只,实际上整个组合里面有六只。前十大里主要是两只产品都是底仓型的。它们的策略不一样,但是从结果来看,都是持续稳定地输出超额,就是有一点全天候的属性。
Q:底仓的比重一般是多少?
王宝娟:底仓6支,总中枢配置是6支,每支3%,大概总共20%左右,就是占整个50%权益部分的一半左右。
Q:量化的打分一般是怎么做的?
王宝娟:我们会把它做成一张表,这个表的形式可能横着每一行是一个基金,比如说全场的权益基金有2000多个,它就是2000多行。然后每一列就是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它又不是单一的,比如像价值这个指标,我们可能有3、4个指标。像成长、质量分别都有一些指标,它会比这个更复杂一些。我们还会关注一些偏市场行为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动量、波动率、抱团程度,这些都会把它定量化,然后每个基金它就打上了几个标签,可能是4、5个标签,然后在这4、5个标签里面,它会有一个得分。
Q:如果把你的偏好描述为“均衡偏成长”是不是恰当?
王宝娟:从长期的话我觉得一个三年期的产品,又要做出一定的超额收益、相对收益,又要有一个绝对收益,这个绝对收益从结果上我觉得三年时间是不难的,但是要有超额收益,我觉得不能太怂。三年期产品如果是一个偏价值的配置,最终可能就是一个有绝对收益,没有相对收益的结果。 其实站在这个时点的,我觉得稍微好做一些了。现在我还是会往成长上面稍微偏重。并且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短期目标跟长期目标就比较一致起来了。
本文不代表投资建议,投资须谨慎!
- 万家平衡养老目标三年(FOF)(007232)
- 万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LOF)A(501075)
-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090018)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