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通胀可能回落,但加息仍在提速,乱局中如何求生?我们收集了这些防御标的,文末可以直接抄作业>>

编辑:Desmond

世界风云变幻,股市诡谲多难。

2022H1全球各种大类资产起起落落落,甚至大起大落落落,眼下又来到一个平台上:油价下跌的同时衰退预期也在上涨,美股却已经反弹了许久;此前高歌猛进的大A和港股则是放缓了上攻的节奏。

就在昨晚刚刚新鲜出炉的美国6月CPI继续上演“乌鸦坐飞机”,同比涨幅9.1%为1981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环比则上涨1.3%,创2005年9月以来新高。

正如巴菲特所说:通胀打劫的是所有人。消费品价格上涨,人们需要花更多的钱买同样的商品;货币与商品供应量的错位下,钱越来越不值钱。也就是说即便口袋里钱数量不变,购买力也会不如从前。

于是我们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可以更加侧重于关注2022Q3市场的动向——如何在当前这种复杂情况下,找到合理的投资机会,留住购买力。尤其对于投资策略尚不成熟的小伙伴来说,重要的是如何“live to tell the tale”,当市场开始真正扭头向上的时候,你手里的购买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鉴于通胀的危害巨大,本期咱将聚焦这次防御型策略,从2022Q3宏观经济视角出发,通过逻辑层层推演,在机构观点的验证下找到这些机会。

一、长线剧情:通胀可能回落,但加息仍在提速

通胀最近可谓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

欧美市场的通胀大多由食品和能源价格导致,这一点反应在了CPI与核心CPI(不统计食品、能源等价格)的剪刀差上。

而对于后市,分析师观点有较大分歧。

基于乐观观点,昨晚拜登也跳出来表示,美国6月通胀数据“高得令人无法接受”,但考虑到最近汽油价格的下跌,CPI数据已经过时。

但在另一些分析师看来,能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比如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经济放缓导致石油需求下滑的逻辑没有错,但油市还面临供应问题,紧平衡状况不太可能很快改观。

换言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大概率并非来自供应的改善,而是需求的减少。然而食品、能源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核心的物质基础。其涨价势必抬高所有经济活动成本,食品、能源价格最终很有可能传导到核心CPI。

综合悲观分析人士观点,本轮通胀大概率由供需矛盾导致的结构性问题导致,除非全球供应链情况改善,否则通胀很难压制住。

与白宫的乐观表态不同,美联储及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反映的则是悲观的预期。

CPI公布后的美国利率互换市场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1/3;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美国中部时间7月13日5点,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78%,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22%。

全球央行加息潮也愈演愈烈。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100个基点至2.5%,高于市场预期的加息75个基点,并强调未来有必要进一步上调利率。韩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至2.25%,为史上首次加息50个基点,同时也是首次连续3次加息。新西兰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2.5%,为今年以来第3次加息50个基点,也是连续第6次加息。

二、货币收紧、市场恐慌,资金减少

假设加息节奏进一步提速(大概率发生),美联储存在“沃尔克式”坚决手段应对衰退的可能性,无风险利率会进一步上升。

而理论上,由于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使估值过高的资产收益率吸引力减弱,因为人们不愿意为了略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而冒更大的风险。所以加息会驱使更多资金开始从风险资产逃逸,寻找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向。

比如昨晚,市场继续抛售美债,而美债长短期收益率也继续加剧倒挂。

收益率曲线倒挂通常被视作经济基本面衰退的领先指标。

所以说目前加息周期还远没有结束,货币政策还有收紧的空间。

财政政策方面。减税本质是财政刺激,如果放弃新一轮减税则意味着企业不能从政府手中拿到更多前,为了生存下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能进一步上涨,理论上同样会抬升全社会的自然利率;现金流减少对企业基本面也会造成影响。

而财政政策方面,财政赤字问题已经说烂了,这里直接甩图:

温馨提示:细看上图横坐标轴有惊喜。

所以2022Q3,外围风险资产市场资金存量收缩恐怕是很难躲开了。

与此同时在大环境上,如果俄乌冲突长期化有可能让供应进一步紧张,抗击通胀的战斗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尽管冲突的影响已经被市场部分反映,眼下我们不去推测后续的形势变化,但该留心眼还是要留。

部分经济体暴雷危机已开始蔓延,市场的避险情绪进一步激化。4月初黎巴嫩宣布破产,最近斯里兰卡也宣布破产;土耳其、埃及、突尼斯等国通胀高企,汇率暴跌,也面临债务违约;老挝、缅甸同样面临货币下跌、物品短缺、通胀严峻等问题。

昨天匈牙利政府则是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能源出口,取消消费高于平均水平家庭的能源价格上限,计划增加国内天然气的生产等。这一揽子措施将于8月开始生效,以确保冬季的能源供应。看来也不太好过。

不只是新兴经济体。日本的债务在发达经济体当中的情况属于比较离谱的;此外韩国货币汇率的情况也不太OK。

据证券日报,截至7月12日VIX恐慌指数主力7月份合约已跌至2022年2月份新低附近。目前的市场比较恐慌。

三、那么,接下来如何操作?

既然通胀短时间内很难缓解,且为了应对通胀,风险资产资金存量可能继续受影响,那么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往下推测:

1) 美元指数不断升高,若持有非美元现金,购买力可能受通胀侵蚀;

不过反过来想,似乎做多美元在现在的情况下,也不失为很好的防御策略。以色列技术分析师协会的创始主席Pinchas Cohen表示,如果更强劲的就业报告促使美联储保持加息压力,以抑制通胀,那么美元应该会更加坚挺。此外,如果股市因美联储收紧政策而下跌,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应会走强。

在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全球央行继续加息几乎板上钉钉,而全球铸币税的税收权在美元手中,目前没有哪一个单一货币的信用能与美元比肩。

重点是关注资金面博弈,眼下美元指数已经很高,有些资金开始获利出逃,但如果欧元区、日韩等经济体景气度加速衰落,美元仍是不错的避险资产。

而加入美联储加息脚步放缓,过度price in的市场避险情绪有可能引发股市反抽,所以拿着美元避险、等时机入局是比较保险的策略。

相关操作:做多美元 $UUP 、做空欧元 $EUO 、做空日元 $YCS

2) 可以用现金购买受益于通胀的资产。按照以往经验,资源(能源、化工、大宗商品)、原材料都受益于通胀。目前看来,部分食品也是通胀的主要原因。

中金表示,目前这类资产的价格都比较高,由于6月CPI通胀继续呈现“普涨”态势,食品、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务四大分项全面上涨,所以它们的价格走势大概率会与通胀趋势保持同相。

鉴于拜登所言,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一轮下跌的事实,加之以美联储可能以强硬手段应对通胀,通胀数据下个月有可能会上行乏力。但购买通胀收益资产、与通胀指标相向而行,作为对冲风险的策略还是可以考虑的。

万一控制通胀的手段没成功呢?

相关操作:做多食品饮料 $PBJ 、做多能源 $ERX

3) 股票可以买,但标的需要为你提供稳健的价值增长,就是说ROE要过得去,有足够现金转化为净资产,或者拿出来分给股东。防御的核心还是估值不宜太高,否则回撤风险超过潜在收益。

兴业证券认为,押注股票类资产的话,可以聚焦中长期成长确定、短期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小或者基本面有边际改善的新能源运营商、医药、有独立扩张能力的物业服务、体育鞋服、互联网以及享受品牌溢价的食品饮料龙头等。

中信证券认为,在通胀等宏观数据出现实质性改善或可循信号之前,短期市场波动仍将延续,且缺乏趋势性方向;中期维度,科技板块2C互联网用户红利仍在,企业云化、数字化亦将持续构成板块中期核心支撑,同时当前科技板块&科技巨头估值已能提供良好的下行保护,市场中期上行收益显著大于下行风险。

另有证券机构表示,在高通胀环境下,能源、贵金属等实物相关资产作为价值存储工具,将会表现稳健,因为实物资产受利率、紧货币等因素影响较低;REITs板块在大类资产中具有收益稳定的优势;医疗保健板块毛利高且稳定;高通胀驱动消费者购买低价产品,消费降级概念有望受益。

综合券商观点,对于股市建议关注几条防御主线:

短期油价预计仍居高不下,预计能源企业利润也将维持高位,业绩2022Q2~Q3集中兑现,建议关注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盈利维持快速增长的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综合性石油与天然气企业、巴菲特持仓股西方石油;结构性现金流增长能创造长期价值的森科能源等。

值得一提的是,昨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报告称,其再次增加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伯克希尔本周每天都进行多次交易,买入的价格从每股56.11~59.93美元不等。

俄乌危机持续,市场押注能源价格涨势持续,公用事业板块有望受益于相关服务价格的上调。近一年以来,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自2022年4月中旬触及高点后虽有回落,但近期再度进入上行趋势。券商建议关注:美国AES发电、第一能源、美国电气科技、艾斯能公司、桑普拉能源公司、埃克西尔能源、ATMOS能源公司等。

抄作业

众所周知,准确预测股市涨跌的难度非常之大,更别说在如今这种宏观环境相当复杂的时期。在这种不确定性较强、大盘下行的时期,美股投资者们不妨了解一下在过往的类似时期表现出色的标的。

当然,上面这些属于防御型策略。接下来市场还会面临许多变数,比如通胀是否会延续,或者美联储加息的决心,中国市场能否再宏观环境中脱颖而出,新冠疫情后续的冲击程度等等。方与策略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低风险的情况下从市场中,平安存活下来。

而进攻是最好的防御。针对上述几个变量,之后我们也可以继续探讨具体假设情形下,各大类资产有可能出现怎样的变动。

在这种预期之下结合券商观点,找到进攻的方向。


栏目简介

盛言牛熊:华盛通美港股观点类栏目,精选主流财经媒体和意见领袖评论。即时分析行情热点,揭示投资机会,纵论宏观大势。

作者简介

Monsieur Desmond,持证爬格子专员,重度历史和宏观er,现实中充实的新能源车司机、科技硬件盲目爱好者,市场风云变幻中,本着新闻批判精神,搬运严肃正经的财经观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证券:
  • 做多美元ETF-Powershares(UUP)
  • 二倍做多欧元ETF-ProShares(ULE)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